ID: 22864092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练习(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7097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解析,八年级,人教,地理,学年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界山:A大兴安岭,B小兴安岭,C长白山脉、D太行山脉、E秦岭。 2.主要地形区:F内蒙古高原、G东北平原、H黄土高原。 【描图填图】 ·描:在图中描出北方地区和其他地区界线。 ·填: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淮河、辽河、黑龙江、黄河。 【易错诊断】 1.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全部属于半湿润区 (×)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春旱都严重。 (√) 【练基础 向下扎根】 考点一 黑土地 黄土地 1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2黑土地和黄土地所指的地形区分别是 (D) 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C.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 D.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黑土地是指东北平原,黄土地是指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跨学科·地理与历史)《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而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考古中发现秦朝时期咸阳一带的关中地区开挖水渠引泾河水灌溉。读历史教材中秦国大致范围示意图以及郑国渠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秦国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C) A.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B.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 mm到800 mm之间 C.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黄河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河流以及灌溉水源 4关于郑国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是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B.郑国渠位置在陕西的汉中 C.郑国渠现在对农业生产灌溉已经没有任何帮助了 D.郑国渠干渠的流向是自东流向西 【解析】本题组考查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第3题,秦国所在的地区为我国现在的北方地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 mm到800 mm之间,黄河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河流以及灌溉水源。第4题,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是古代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位置在陕西的咸阳;原郑国渠已经被废弃,但在郑国渠遗址上建立了泾惠渠,可以引水灌溉,造福一方;郑国渠干渠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 考点二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据此完成5、6题。 5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 (C) A.河谷农业 B.水田农业 C.旱作农业 D.绿洲农业 6每年春季和初夏,威胁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普遍问题是 (B) A.寒潮问题 B.春旱问题 C.台风问题 D.洪涝问题 【解析】本题组考查北方地区的农业。第5题,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400 毫米至800毫米之间,耕地以旱地为主,为旱作农业。第6题,春季和初夏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而此季节农作物的生长和播种需水量大,导致春旱严重。 7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2)A、B两地中,作物熟制主要为一年一熟的是A。 (3)下列农作物,全部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C) A.小麦、玉米、甜菜、油菜 B.水稻、棉花、甘蔗、大豆 C.小麦、谷子、甜菜、大豆 D.水稻、小麦、油菜、花生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第(1)题,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第(2)题,A是东北平原,耕作熟制是一年一熟,B是华北平原,耕作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第(3)题,油菜和水稻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 【练综合 向上攀登】 8北方地区发展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