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四大地理区域: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分界线:①秦岭;②淮河;③400mm年等降水量线;④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描图填图】 ·描:描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在界线上标注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 【易错诊断】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包含西藏地区。 ( × )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 × )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 √ ) 【练基础 向下扎根】 考点一 地理差异显著 1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C.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D.人口分布东南稀疏,西北稠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差异。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2024·沧州质检)古人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据此完成2、3题。 2对于“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说法正确的是 (B) A.“马头”指秦岭以北,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B.“马头”指秦岭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马尾”指秦岭以北,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马尾”指秦岭以南,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此线以北 (C) A.1月平均气温高于0 ℃ B.河湖密布,流量很大 C.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D.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解析】本题组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概况。第2题,“马头”指秦岭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马尾”指秦岭以北,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第3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与800 mm年等降水量线相一致。该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0 ℃;该线以南河湖密布,流量很大;该线以北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有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考点二 四大地理区域 读下图,完成4~6题。 4A、B两图分别反映的是图 C中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C)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5图C中①地区和④地区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D) A.昆仑山脉 B.太行山脉 C.秦岭 D.横断山脉 6从②地区到③地区,沿途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B) A.气温的东西差异 B.降水的东西差异 C.季风的东西差异 D.河流的东西差异 【解析】本题组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特征。第4题,图A是江南水乡,位于①南方地区,图B是大漠戈壁,位于③西北地区。第5题,①南方地区和④青藏地区的分界线上的山脉是横断山脉。第6题,从②北方地区到③西北地区,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导致植被由森林逐渐变为荒漠。 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青藏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④是西北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2)填数字代号: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②③,牧区主要分布在①④。 (3)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秦岭(山脉)和C淮河(河)一线,该线是1月平均气温0___℃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亚热带(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划分。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数字①是青藏地区,A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④是西北地区,该区与③北方地区的界线D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第(2)题,四大地理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3)题,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