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6243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PDF版,有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27490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语文,答案,PDF,试题,期中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初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 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 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聚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 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吞啦() ②腊(:)月 ③藤蔓(·,) ④革m1ng() ⑤挪yí() ⑥朴shí()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嫩嫩的果仁尚未成型,嚼在嘴里还带着丝丝苦涩,但我们仍然吃得饶有趣味。 B.小方和小东的争吵影响了同学们的自习,班长对他俩的批评可谓两面三刀,不偏不倚。 C.红河谷绿汁江畔的新平漠沙慎,生活着一群勤劳美丽、能歌善舞的花腰傣民族人民。 D.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受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展现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黑暗和残暴, 激起了人们对万卡的深切同情。 B.《腊八粥》一文围绕若腊八粥,详细写了八儿分粥、吃粥的内容,既充满浓郁的生活 气息,又充满童真童趣。 C.《北京的春节》一文语言浅易平实,“京味儿”十足,如“玩意儿”“杂拌儿”“零 七八碎儿”。 D.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 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4.读革命先辈故事,担时代青年责任。请你从《为人民服务》《十六年前的回忆》《董 存瑞舍身炸暗堡》三篇文本中任选一个英雄人物,结合其事迹,谈谈你对“人固有一死,或 初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灌APP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2分) 5.默写。(8分) (1)日暮汉宫传蜡烛, (《寒食》) (2) 非是藉秋风。(《蝉》) (3) 快走踏清秋。(《马诗》) (4)终日不成章, (《迢迢牵牛星》) (⑤)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为人民服务》) (⑥)郑燮在《竹石》中写劲竹经过无数次的磨难,依然坚韧挺拔的诗句是: ()《十五夜望月》中诗人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不知秋思落谁家。 6.班级举行“节日风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5分) ()同学们搜集了一些诗句,请你选出与节日习俗无关的一项()“(2分)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 (2)近年来,春节民俗发生了不少变化,出现了短视频拜年、云赏“村晚”、虚拟逛庙会 等“新年俗”。有人说,年味儿变淡了,需要恢复过年的“仪式感”;也有人说,年味儿在 心不在形。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段材料,说说你的理由。(3分) 【文段一】春节可以提供文化认同感。节日习俗带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春联,一副 春联的撰写、书写与张贴,蕴含了丰富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年夜饭,既是美食,也是田聚的 象征;春节信仰习俗,如灶神信仰、祖先信仰、财神信仰,都各具文化内涵,这些都值得保 护与传承。 【文段二】刘魅立(民俗专家):微信红包、短视频拜年这类现象,是随着现代生活方 式变化自然兴起的,是传统民俗的延续,并没有本质区别。我认为,不能因为强调原汁原味 的民俗传统就一成不变。至于“逆向”过年、旅游过年,仍然是一种团聚。无论过年的方式 如何变化,由人和人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幸福感,这个内核没有变。年味儿不仅仅是在饺子和 压岁钱里,年味儿更在人们心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