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6985

浙美版(2024)七年级下册 全册知识梳理

日期:2025-05-08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19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美版,2024,七年级,下册,全册,知识
  • cover
浙江美术七下全册知识梳理 一、世界美术文化 (一)亚洲美术 雕塑:古代苏美尔许愿像、古亚述人首翼兽像、印度舞王湿婆神雕像、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等,造型独特,技艺精湛,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 绘画:日本浮世绘、朝鲜高士观水图、中亚宴饮图、波斯细密图等,风格多样,色彩丰富,重视线条表现与画面意境及内在精神表达。 建筑: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日本清真寺、柬埔寨吴哥窟等,规模宏伟,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吴哥窟、泰姬陵、中国长城和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并称“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工艺:中国景泰蓝、日本和服、印度纱丽等,工艺精湛,材质丰富,装饰独特,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二)非洲美术 岩画:(如阿尔及利亚沙漠岩画、撒哈拉沙漠岩画),展现了史前非洲人类的狩猎生活。 壁画:(如埃及内巴蒙花园壁画、检视家产壁画),采用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 雕塑:(长角公牛鼻烟壶、陶土坐像、姆布鲁恩古鲁雕塑、木头面具等)造型与工艺蕴含神秘的文化内涵 织物:(肯特布、马赛布、苏丹刺绣长袍、科霍戈布),织物用料广泛,工艺体现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拉丁美洲美术 古代三大文明 墨西哥文明:有巨石头像雕塑、米斯特克世界树绘画、太阳金字塔,雕刻技艺精湛,具宗教与天文意义。 玛雅文明:浮雕俘虏跪见玛雅统治者、壁画战争与凯旋,人物姿态、服饰体现社会等级。 安第斯山区文明:纳斯卡蜂鸟巨画、莫切陶罐、马丘比丘城遗址,绘制目的神秘,建筑工艺独特。 现代美术:作品题材、形式多样,色彩丰富,融合文化,具创新精神,如《卖花女》《反战母亲》等。 绘画技法 色彩基础理论:(1)三原色:红、黄、蓝。 (2)互补色: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是常见的的三组互补色 (3) 色调:是指画面或色彩组合中占主导地位的色彩倾向,以及色彩之间的整体视觉关系。它不是单一颜色,而是通过色彩的明度、饱和度、色相的综合作用,形成的统一视觉氛围。色调是决定作品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 (4)色调的分类: 暖色调:以红、橙、黄为主,传递温暖、热情、活力感。 冷色调:以蓝、绿、紫为主,营造冷静、科技、深远感。 中性色调:以黑、白、灰、棕为主,或冷暖色均衡搭配,风格百搭、柔和。 2、不同题材中色彩的应用 (一)静物画 审美:通过风格、技法传递情感,如卡拉瓦乔作品光影对比强,具戏剧性;卫天霖作品有东方写意风格,表达热爱生活之情。 创作:水彩静物写生,步骤为构图与线稿、铺色、细节刻画、调整完成,需掌握冷暖色调运用及干湿画法等技巧。 (二)风景画 色彩运用:注重色调统一与和谐,通过对比与调和营造氛围,暖色调传达温暖活力,冷色调给人宁静清凉之感,需注意明度和纯度变化。 光色变化:光线影响色彩,不同时间、季节、天气下物体色彩呈现不同,受光面与背光面色彩有差异,环境色也会产生影响。 构图:一幅完整的风景画要明确远景、中景、近景之间的关系,一般来件,远景要虚,中景、近景要实。常见构图方式有三角形、S形、圆形、对称构图等,合理安排元素突出主体。 绘画语言表达:通过笔触、线条、肌理等表达情感,粗犷笔触表现豪放,细腻笔触体现柔和,线条勾勒轮廓与结构,肌理增强真实感。 (三)人物画 色彩表现:色彩能描绘外貌、传达情感、塑造形象,如詹建俊《潮》用暖色调展现时代热情,莫迪利亚尼作品用柔和色调营造氛围。 色彩调配与运用:涉及互补色、冷暖色知识,艺术家通过调配色彩创造视觉效果,如关紫兰《少女像》色彩层次塑造形象,马蒂斯作品色彩对比强调个性。 艺术家自画像:自画像反映艺术家自我认知与性格,如徐悲鸿自画像色调体现心境,梵高自画像强烈色彩表达内心世界。 三、工艺制作 (一)漆器 起源与发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历经商周、秦汉等时期发展,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