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2025年春季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B解析:A. “ 稽首 ”中“稽”应为q ,C.“矫揉造作”中“矫”应为jiǎo,D.“顷刻”中“顷”应为qǐnɡ。 2.C解析:C.“味同嚼腊”应为“味同嚼蜡”。 3.A解析:A. “如雷贯耳”意思是好像雷声传入耳朵,形容人的名声很大。此处望文生义。 4.D解析: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二、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5.C 解析:文章首段结尾明确提出“真正的文明传承,始于对脚下土地的虔诚深耕”,后文各段均围绕“深耕”的不同维度展开论述(专注、定力、传承与创新等),因此C项准确概括了全文核心观点。A、B、D项均为分论点或具体例子,无法全面涵盖中心。 6.A 解析:第②段沈括的记载: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刻字千余枚,每字反刻六遍”)的实例,属于举例论证。 7.C 解析:C项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原文第④段说“顾文霞在修复《牡丹双鸽》时,既遵循“通经断纬”古法,又创造性地融入油画光影技法”,C项表述只说了用“通经断纬”古法。 (二)说明性文本阅读(8-9 题,每小题 3 分,10 题 4 分,共 10 分) 8.D解析: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文章核心并非单纯介绍“果糖”这一事物的物理属性(如形状、成分),而是聚焦于果糖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果糖代谢如何导致尿酸升高的科学原理。 9.B解析:原文明确提到“剧烈运动可能诱发急性炎症,均衡饮食配合药物控制才是关键”,选项B的“剧烈运动是首选方法”与文意不符。 10.答案示例: 果糖被称为“甜蜜陷阱”的原因包括: (1)代谢特性:果糖进入人体后直达肝脏,快速生成尿酸前体物质,间接导致高尿酸血症。 (2)隐藏性:常以果葡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等形式添加于食品中,且“0蔗糖”标签易误导消费者。 (3)摄入风险:鲜榨果汁等看似健康的食品含糖量高,但饱腹感不足,易导致过量摄入。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 解析:需结合文中果糖的代谢机制、食品添加剂伪装及过量摄入风险进行概括,体现果糖的“隐蔽危害性”。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 题 3 分,12题4分,13 题 3 分,14 题 6 分,共 16 分) 11.答案示例:表层含义:指仪陇作为朱德、张思德等革命先辈的故乡,长眠着无数英烈的忠骨。(2分) 深层含义:象征仪陇人民世代传承的精神信仰,如客家先民的拓荒精神、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以及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坚守。 表达对仪陇文化底蕴与精神力量的赞美。(2分) 12.答案示例:运用动作描写,“翻飞”“跃然”等动词,生动展现剪纸技艺的娴熟与灵动。(1分)《朱德挑粮》的剪纸内容,将红色记忆与非遗技艺结合,(1分)表达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敬意,增强文章感染力。(1分) 13.答案示例:这句话揭示了仪陇精神的本质:文明的核心不在于物质载体(如石碑、建筑),而在于代代相传的忠诚、奉献与坚守。(2分)文中通过朱德故居、张思德纪念馆等具体事例,以及客家文化的活态传承,说明真正的精神力量深植于人的行动与信仰中,而非表面的形式。(1分) 14.答案示例:(1) 点明主旨:既点明仪陇山水间蕴含无数忠魂的牺牲精神,又强调忠诚无需显赫的形式,只需融入土地与血脉。(2)呼应标题:强化仪陇作为精神象征的文化意义。(3)升华情感:诗句的引用将具体的历史人物(如朱德、张思德)升华为普遍的精神符号,赋予仪陇超越地理的文化内涵,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革命精神与民族大义的礼赞。(每点2分,共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29 分) (一)文言文阅读(15-17 题,每小题 3 分,18 题 6 分,共 15 分) 15.D解析:属:类。 16.A解析:A 助词,的 。B 项介词,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