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东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历史 2025.4 说明: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题目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1.对于战争的看法,孟子提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墨子认为 “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由此可知两者() A.对战争持反对的态度 B.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 C.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 D.继承和发展仁的思想 2.图1、图2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两个时期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说明() 衣技日甜 图1汉武帝时期农牧分界线 图2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B.民族迁徙促进江南开发 C.传统农耕经济渐趋衰退 D.气候变迁导致牧强农弱 3.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 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 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A.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隋唐统治者重视佛教 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 4、有学者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丝绸’之路,是‘玉石’之路,是‘香料’之路,是‘佛法 之路。也就是说,丝绸之路说的是一些物品、思想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该学者认为“丝 绸之路”( ) A.是民族融合与迁徙的主要纽带 B.兼具物质和文化的双重价值 C.是贯通中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 D.打开多元化的商业贸易通道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5.安史之乱后,为保障京师物资供应,中央打通了长安与江淮间的漕运路线。唐德宗时,面对北 方叛乱,中央情势一度艰难。当三万石米通过运河抵达陕州时,德宗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 子得生矣!”。这反映了() A.运河经营有利于延续唐朝统治 B.中央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管控 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地区 D.唐朝衰亡主要是由于藩镇割据 6.蒙古西征带来的或从阿拉伯和回教人处转移过来的科技和人文知识,是日后西欧“文艺复兴” 的先河:蒙古西征带来的中国火药等火器科技,更是日后西欧君主们打击封建割据领主们的致命工 具。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因此才得以实现。材料主要强调蒙古西征() A.助推了西欧近代文明萌生 B.致力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C.创造了民族文化互鉴条件 D.直接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 7.明清中国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兴起了“下南洋”移民潮。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曾说:“马 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 来半岛。”由此可知,“下南洋”() A.保留和传播了中华文化 B.缓解了闽粤两省的人口压力 C.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D.改变了马来半岛的人口结构 8.1920年《京报》开辟了“俄事研究专栏”,对俄国的革命历史进行详细介绍。此外,《京报》 还介绍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革命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演变。这 可用于印证当时() A.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挑战 B.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进展 C.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D.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转折 9.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毛泽东题词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 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大会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确立为新 中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同年,中央防疫委员会成立,后更名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这 阶段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以卫生工作为抓手开展。这些举措旨在() A.促进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 B.体现中国卫生事业的鲜明特色 C.强化全民的卫生防范意识 D.为人类提供有效预防疫病的经验 10、《摩奴法典》是古代印度法律制度的集大成者,在婚姻方面,法典规定:“婚龄为8岁,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