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东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历史 2025.4 试卷共6页,卷面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42年,中共规定“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利息一律不得超过一分半”。在执行过程中, 有的地区出现地主不愿出租土地,农民因租不到地而生活困难,有的地区农民对减租减息存在观 望态度,影响春耕生产。这表明() A.政策实施受多种因素制约 B.减租减息损害地主根本利益 C.农民未认识到政策的益处 D.地方基层组织落实政策不力 2.1940年,中共中央曾发出指示:“要注意巩固党,在发展党员已经停顿的地方,应着重于如何 巩固党的组织。在还可以发展党员的地方,要依据中央决定继续进行发展党员的工作,但均须注意 质量,反对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现象。”这一指示旨在() A.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应对复杂形势 B.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以壮大革命力量 C.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以巩固根据地 D.强化党的组织建设以适应抗战需要 3.抗日战争时期,歌曲《延安颂》唱起了“…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 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看群众已抬起了头,看群众已扬起了手…”;《黄河大合唱》 唱着“风在吼,马在叫…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革命歌曲 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民众坚信抗战胜利必将到来 C.中共领导敌后抗战蓬勃发展 D.国内外各阶层齐力参与抗战 4.下图是一张由美国援华联合会制作的宣传画:上方是“中国率先战斗”,下方大字是“联合援华 会”,下方小字是“参与国家战争基金(募捐)” CHINA FIRST TO FIGHT/ U以TE只CHINA R悲I悲F 从历史研究视角审视这张抗战时期宣传画,其蕴含的价值不包括() A.还原援华物资流向与分配 B.明确中国率先抗战地位 C.提供全民抗战精神的素材 D.助力探究抗战宣传策略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5.1946年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国军所至,民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1947年中共新华社 电文:“我军每到一处,群众自发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妇女们昼夜赶制军鞋。”解放战争时期() A.国民党因舆论宣传赢得民众广泛支持B.中共通过土地改革等赢得民心 C.民众对国共双方军队的态度始终如一 D.两党获得民众支持靠军事胜利 6.1948年8月,蒋介石颁布财政经济处分令,要求整理财政并加强管制经济以稳定物价。同年10 月,物价的批发指数比8月高涨35.6%,这可用于佐证() A.军事封锁阻断物资供应 B.美国的经济掠夺造成财政紧张 C.官僚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D.国民党倒行逆施加剧经济困局 7.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我们的工 作将写在人类新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里的“中国 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取得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 8.1949年6月,毛泽东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1973年2月,毛泽东提出“一条线”外交战略, 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等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 一战线。这一变化说明() A.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 B.中美正式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C.新中国外交开始走向成熟 D.中国开始改变意识形态外交 9.1950年《人民日报》新闻报道中,题目含有“劳动”一词的报道有300多篇,对象涉及劳动英 雄、普通工农劳动者、学生、军人等,内容涉及对劳动的尊重与肯定、劳动的火热场面等。此类报 道的涌现() A.传递了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 B.体现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影响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