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一、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地处 高原东部,北部是A 省和重庆市,东部是B 省,南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是C 省。 2.自然环境: (1)地势、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以 、山地为主,地表崎岖, 地貌广泛发育。 (2)气候:属 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3)河流:主要河流有 、北盘江、赤水河。 3.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水能资源 水资源 主要有 、汞、重晶石、磷、铝土等 河流落差大、水量大, 资源丰富 暗河众多,水资源利用困难 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水资源 能源资源 旅游资源 农业开发模式 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黄果树瀑布和织金洞,红军长征的文物与遗迹等 立体农业开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 喀斯特地貌、亚热带季风气候、寒暑适中、石漠化、生态建设、“江南煤海” “八山一水一分田” 你知道贵州省地形崎岖的原因吗 贵州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之称 1.地无三尺平———地表崎岖。 2.天无三日晴———湿润多雨。 1.为了贵州省的生态环境建设,农民的坡耕地必须转化成林地。 ( ) 2.贵州省不适合发展商品粮基地。 ( ) 2024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它将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在缓解东部能源紧张问题的同时,给西部发展开辟新路。贵州省被称为“中国数谷”。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据此回答1~3题。 1.贵阳位于 ( ) A.热带、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暖温带、半湿润区 D.中温带、半湿润区 2.贵阳夏季气温较低,主要原因是地处 ( ) A.平原 B.丘陵 C.盆地 D.高原 3.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主要得益于贵州 ( ) A.水能资源丰富 B.对外交通便利 C.产业基础良好 D.科技力量雄厚 (2024·吉安质检)2024年国庆假期,贵州接待游客4 7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4.73亿元,居全国前列。结合贵州地形图和米豆腐图,完成4、5题。 4.贵州旅游业发达,下列旅游资源分布在贵州的是 ( ) A.桂林山水 B.名城遵义 C.苏州园林 D.元阳梯田 5.米豆腐是贵阳传统的夏令清凉小吃,用当年的新米经水浸泡后打形成浆,在文火上加热煮沸,再用卤水点制而成。该小吃反映了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土豆 6.【地理与旅游】“走,坐上高铁去凉都”安顺至六盘水的高速铁路(简称安六高铁)于2024年7月8日开通运营,“如约凉都,美好同行”“19℃的夏天”,关于“凉都”,叙述错误的是 ( ) A.“凉都”位于云贵高原 B.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势崎岖,山地旅游资源丰富 D.“19℃的夏天”是因为凉都纬度位置高 (2024·常德学业考)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建构知识体系,拓展地理思维,阅读玲玲上课时跟着老师绘制的我国某省的思维导图(如图),完成7~9题。 7.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判断,G省为 (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陕西省 D.江西省 8.该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你觉得H处可以填 ( ) A.遵义会议旧址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陕北延安 D.中共一大会议旧址 9.该省石漠化环境问题突出,关于该省石漠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较薄 ②降水季节不均,暴雨时冲刷作用强 ③不合理垦殖,破坏植被 ④坡耕地改梯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24·菏泽学业考)贵州依据本省的地理环境特点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读贵州省地形图(图1)和贵州省自然资源和地质灾害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1)这些说法反映的贵州地理环境特点有哪些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