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9035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060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答案,八年级,教版,地理,学年,2024-2025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一、基本国情 二、区域特色 1.沿海地区:海岸线漫长,有众多良港和岛屿,便于国际联系;核心地域: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2.沿边地区:便于开展边界贸易,开放了一系列陆地边境口岸。 3.长江流域:便利、充足的水源,黄金水道、水运发达;核心区域: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重庆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 4.黄河流域:便利、充足的水源,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改善了黄河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 三、中国与世界 1.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1)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2位。 (2)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3)中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制造业总产值居世界第2位。 (4)中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增长。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加剧等。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1.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很快,区域之间没有差异。 (×) 2.中国经济总量巨大,人口众多,不需要其他海外市场。 (×) 3.中国经济特区都在沿海,都不位于内陆。 (×) 4.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不能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 1.我国目前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喀什和霍尔果斯,共七个。其中海南省是最大的经济特区。 2.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典例】(2024·济宁学业考)2024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读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示意图,完成1、2题。 1.过去,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C) ①产业单一  ②人口稠密  ③地形崎岖 ④资源匮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合理的是 (A) ①政策资金扶持 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③生产经营多样化 ④坚持经济发展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提取 关键点 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发展经济措施 转化 知识点 (1)脱贫攻坚主战场主要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产业结构单一、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2)在扶持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过于注重经济发展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结合位置分析,武陵山区脱贫攻坚哪些措施可以实施 ②③。 ①种植苹果等水果   ②发展旅游业 ③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  ④种植荔枝等热带水果 ⑤发展畜牧业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D) A.洞庭湖区退耕还湖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保护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D.华北地区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2.(2024·龙东学业考)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下列不属于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是 (D)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3.(2024·凉山学业考)下列叙述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是 (C) ①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②我国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③应对疫情,我国免费向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新冠疫苗及口罩等防护物资 ④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与此相关的是 (B) A.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B.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C.加入世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