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长江三角洲: (1)成因。 由A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2)优越的自然环境: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3)美誉:“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2.长江三角洲区域: (1)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结合部,东临B黄海和C东海。 (2)发达的交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和航空港。铁路D为京沪线,E为沪昆线。 (3)地位: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地位: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2.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城市与职能(连一连): 1.“沪宁杭”指的是上海、宁波、杭州。 (×) 2.苏州、杭州都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 (√)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辐射带动作用 长江三角洲被誉为祖国的“鱼米之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答: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适合水稻和淡水鱼的生长。 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城市沿河流分布的原因分析 长江三角洲的内外联系 【典例】(2024·江苏期中)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布图,完成1~3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其成因不包括 (D)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C.气候温暖,降水丰沛 D.交通便利,工业发达 2.长江三角洲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便利条件有 (D) ①平原广阔,气候适宜 ②经济发展快,科技力量雄厚 ③矿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快 ④国家政策支持及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旅游文化特色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D) A.颐和园 B.布达拉宫 C.茶马古道 D.水乡古镇 提取 关键点 “鱼米之乡”、发展条件、旅游文化特色 转化 知识点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暖,降水丰沛,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水田连片,适合发展种植业和渔业,所以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缺乏; (3)颐和园位于北京市,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茶马古道主要位于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规避 失分点 “鱼米之乡”与农业有关,与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关系不大 如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区域。据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河是 (C) A.塔里木河 B.海河 C.京杭运河 D.珠江 2.位于图示区域的工业基地是 (D)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珠三角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基地 3.长江为长三角区域农耕提供的优势条件有 (A) ①灌溉水源 ②肥沃土壤 ③平坦地形 ④充足热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盘锦学业考)图示区域河湖密布,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服务设施较为完善,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4、5题。 4.这里城市密集,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 (D) A.南京 B.杭州 C.苏州 D.上海 5.属于该地区特色的旅游景观是 (C) 6.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长三角都市经济圈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材料三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 (1)读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可知,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