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0116

11.0 极地地区(第1课时 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8995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0,极地,地区,1课时,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题 11.1 《极地地区》 单元 十一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简明易懂,三个标题之间有个循序渐进的内在联系,利于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了解极地的自然环境和开展科学考察、保护极地生态的意义。教材的第一个标题首先介绍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合采用比较法,从海陆位置、气温、降水、风速、代表性动物等方面来了解南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差异。教材的第二个标题“科学考察的宝地”,先介绍极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再介绍科考活动的意义,这种合理安排更能突出这些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科研价值。第三个标题“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一是国际合作,二是个人行为,两个层面都与极地的环境保护息息相关。最后的“活动题”设计,意在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可以从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做起。 2022新课标要求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从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征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 环境的特殊性。2.【区域认知】认识极地地区的代表动物。3.【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理解在极地地区开展科学考察的意义,知道我国六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的位置。4.【区域认知】了解极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5.【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认识保护极地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最后一个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已经初步具备利用地图分析某地的地理位置的能力,学生也能从课本和老师提供的资料,基本概括出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概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通过图片和表格的展示,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来分析概括两极地区的特点。但是,在学习极地环境的保护方面,这个知识点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尚未形成,对《南极条约》的具体内容也不理解,还需要老师适时提示。 重点 从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征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极地地区的代表动物。3.了解极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难点 理解在极地地区开展科学考察的意义,知道我国六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的位置。2.认识保护极地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活动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承转】寒冷、遥远、神秘,这可能是极地地区留给我们的印象。极地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也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地区。【学习活动一】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110,读图11.1南极地区,回答问题。【问题引领】在图上找到南极圈,说出南极地区主要的范围。(2)按顺时针说出环绕南极洲的各大洋。(3)为什么人们形容南极大陆为“冰雪高原”?(4)想一想,南极地区的主要动物有哪些?【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如图)。②环绕南极洲的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③南极大陆是南极地区的主体,覆盖着2000多米厚的冰层,有“冰雪高原”之称。④南极地区的主要动物有企鹅、磷虾。【学习活动二】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111,读图11.2北极地区,回答问题。【问题引领】读图,找到北极圈和北冰洋,说出北极地区主要的范围。说出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想一想,北极地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