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0354

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高三年级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1746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高三,年级,高考
  • cover
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高三年级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专家认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些文化遗存已具备典型的王权特征。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裴李岗文化发掘的公共墓地 B.陶寺文化出土的彩绘龙盘 C.仰韶文化出土的彩绘型陶器 D.半坡遗址出土的谷物遗存 2.班固在《汉书》中对传承至汉代的诸子思想有这样的评价:(诸子百家)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班固意在 A.突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强调各派思想内涵的丰富 C.指出各流派思想的互补性 D.对秦朝灭亡进行深刻反思 3.唐代《赋役令》规定: “县令须亲知所部富贫、丁中多少、人身强弱。凡差科,先富强,后贫弱;先多丁,后少丁。其赋役轻重、送纳远近,皆依此以为等差,豫为次第,务令均济”。据此可知, 《赋役令》的推行 A.确定了资产为宗的征税标准 B.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税负公平 D.极大地简化了征税程序 4.表1是宋、辽、 (西)夏、金时期的货币铸造和使用情况。表中信息反映了 政权 宋 辽 (西)夏 金 货币铸造 年号钱(如太平通宝),圆形方孔 汉字年号钱, 形制仿宋 汉字、西夏文年号钱,形制仿宋 汉字年号钱,形制仿宋 使用情况 金属货币和纸币兼用 以宋钱为主 以宋钱为主 沿用宋、辽货币 表1 A.少数民族政权铸币技术较薄弱 B.地域差异影响经济发展水平 C.经济优势扩大了北宋军事优势 D.经济联系紧密利于民族交融 5.近年研究指出,徽商的原始资金常来自家族支持,并借助家族势力展开商业竞争。商人在家成业就后回乡购置田产,也会捐资修缮祠堂、购买族田来回馈家族。这一现象 A.扩大了宗法制的影响 B.反映观念滞后限制了产业发展 C.提高了徽商政治地位 D.说明了宗族与商业的相互成就 6.甲午战前,中国没有一个到日本去留学的学生。战后只过了十年,在日本的留学生已达到8000多人。革命派和维新派的领导人,如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等,在遭到清政府追捕后也相继去往日本。这说明 A.甲午战败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社会 B.学习日本变法图存成为社会共识 C.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持续高涨 D.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7.1914年,张吟俊试图通过法律途径实现自由婚姻,上海高等检察院判决张吟俊应由其父择配,并强调“未脱离父子关系则由父母主婚”。同一时期,毛彦文、蒋碧微等知识女性通过逃婚等方式抗争婚姻包办。这些现象 A.表明自由婚姻已成为社会主流 B.加快旧式家庭结构走向瓦解 C.反映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艰难 D.说明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8.1934年12月,锦屏县杨和钧受红军宣传和行动的感召,写下《板壁上的指南》,收录于“侗民杨和钧怀念红军诗歌手抄本”(图1),该手抄本现藏于遵义会议纪念馆,后被确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该文物 《板壁上的指南》 赶场天或是平常, 寨上的农民或是行人来往, 人人的目光都投向板壁上, 因为板壁上有农民的指南。 这指南是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 它召唤穷苦农民站起来。 打倒土豪劣绅, 分田地夺政权, 扛起枪把东洋鬼子赶下海洋。 A.据供了红军长征军事战略部署的原始档案 B.可印证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C.完整还原了长征时期灵活多变的转移路线 D.补充了长征时期推行群众路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