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暨中学暨阳分校 2024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命题: 审题: 一、选择题 I(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西周时期,学术文化活动为王室所垄断,接受学术文化教育的群体也仅限于贵族子弟,春秋以降, 则出现“畴人(掌管天文、历法的史官)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的现象,伴随着西周礼 乐文化流向社会,民间教育得到发展。儒、墨、道、法等学派思想家为宣传学说也纷纷聚徒讲学, 企图以自己的学说统一天下。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变化是 ①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②渗透着大一统趋势 ③由夷入夏,文化融合 ④文化的多元与繁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据考古发现与《魏书》记载,北魏平城仿照东汉洛阳与曹魏邺城,宫城有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且轴线 在宫城正中的思想贯穿始终,体现传统中原都城“沿中而立”的营城理念。同时宫城的中轴线向外 部城市延伸,使城市从北向南依次坐落着宫城、权贵府第区、普通贵族与国人居住的外城、安置徙 民的郭城等功能区。北魏平城的营建 A.在布局上与雅典卫城相一致 B.带有强化政权合法性的目的 C.标志着鲜卑开始阶级分化 D.表明坊市分区制度的瓦解 3.甘肃敦煌莫高窟曾发现唐朝初年的一份借贷契约,上载:“官有政法,人从私契。两和立契,画指 为信。”落款有钱主、借银人、保人、知见人等的签名、画指(按手印)。该借贷契约折射出唐朝 在经济活动上 ①存在风险保障的机制 ②具有一定的金融规范性 ③政府与私人共同作用 ④长途贸易活动较为活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有学者写道:“两宋画家自北宋始,要么以王昭君、蔡文姬、李陵等为绘画内容,来表达异族入侵 山河破碎的伤感,要么通过唐太宗、郭子仪等强势政治或军事人物的形象塑造,来表达汉民族复兴 的强烈愿望,要么以义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以及牧羊十九年终未降服于匈奴的苏武 为创作内容,来表现对投降派的批评和民族气节的张扬。”这些题材的画作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内涵为 A.重视以人为本 B.推崇天下为公 C.追求家国情怀 D.主张和而不同 5.雍正帝圣训曰:“从来家国一理,若富户能自保其身家,贫户知共卫夫富户,一乡如此,则一乡永 靖,一邑如此,则一邑永宁,是富户之自保其家,犹富户之宜力于国也。”据此可知,雍正强调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推行保甲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 C.抑制富户以便缓和社会矛盾 D.引导民众自我管理以实现稳定 6.光绪四年(1878),《申报》刊登《新设华洋书信馆》:“兹闻北京、牛庄、天津、烟台、上海等五 处,已由官招商合股,设立华洋书信馆,先行试办,为将来邮政局之嘴矢,定于本月廿五日开张。上 海之书信馆即在三马路之福德里内,闻信资甚廉而投递又甚妥速,与本地各信局诚堪并行不悖。”据 此可知 A.当时公众邮寄业务渠道多元 B.近代中国国家邮政开创于通商口岸 C.洋人操控中国现代邮政系统 D.官督商办民用股份制企业首次出现 7.据统计,1904 年中国新学堂已达到 8277 所,学生为 258873 名,另还有约 400 所高等专业学校,2000 所教会学校,学生 5 万余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新式知识分子是同盟会的骨干力量 C.学堂选官已是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D.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培养了大量人才 8.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经过短期培训、无固定薪金、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大量涌现, 群众称呼他们为“赤脚医生”。有学者认为,赤脚医生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从 48 岁抬高到了 67 岁,把 农村新生儿的死亡率、幼儿的天折率从 20%-30%降低到 3.7%左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