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么.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前5课+选择性必修3。 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如 合题目要求的。 1.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唐朝墩古城遗址,近年来因出土大量建筑遗存和珍贵文物等而受到 酃 外界关注。古城遗址中不仅发掘出大量遗物,还发现了唐代院落遗址、佛寺遗址、罗马式浴场 长 遗址和景教寺院遗址等重要建筑遗存。这些遗存可用来说明 A.丝绸之路开启东西方交流 区 B.唐代丝绸之路以文化交流为主 C.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征 都 D.唐代新疆居民精神生活较丰富 2.梵蒂冈某博物馆馆藏的丝质编绦,经鉴定制作于公元2世纪,其材质是中国产的丝绸,而其工 拓 艺则源自西亚叙利亚的作坊。这可以佐证 韵 A.丝绸之路推动罗马丝织业繁荣 B汉朝的商人大量定居于叙利亚 C叙利亚商人主导丝绸之路贸易 D.罗马帝国与汉朝存在贸易往来 7世纪中叶时,新罗创造出一种“吏读”的方法,利用汉字的音表示朝鲜的助词、助动词等,放 在汉字中间,帮助阅读汉文。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新罗旅唐学生有200余人,这些学生归 国后使汉文学在朝鲜得到广泛传播。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促进了世界文化发展 B.向外传播了文化信息 C.大量吸收了异质文化 D.对外交流具有互鉴性 4.《太平圣惠方》是宋朝官修的一部医学方书,当时便被传至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元代以后,该 书文本在国内逐渐散佚不全。晚清至民国时期,日本保存的南宋刊本和日本抄本陆续回流至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小人儿'H以J八月1〈州 B.日本本土医学缺乏创造性 C.东亚国家皆倾慕中华文化 D.医书编写有赖政府的支持 乾隆帝在新疆设立专门的商务机构以协调贸易活动,并派遣使节团访问中亚各国,重新开通 了多条贸易线路。在新疆逐步引入全国统一的制钱和银两的同时,乾隆帝还就地取材,使用 新疆自产的红铜,融人当地传统铸币工艺,发行“红钱”。这些做法 A.注重对外展现大国形象 B.旨在增强民族国家认同 C,突破了闭关自守的政策 D.有利于西域商路的复苏 6.伏尔泰以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为蓝本,改编创作了《中国孤儿》,将原作以复仇为主题转化 成以儒家文化与野蛮文化的冲突为主题。该剧在巴黎上演后轰动一时,很快被译成多种语 言。这可用于说明 A.伏尔泰推崇儒家伦理价值观 B.西方文化逐渐丧失自身特色 C.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启蒙运动 D.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矛盾性 图1所示为1932年创办于上海的《机联会刊》上所刊登的某染织厂广告《贤德的夫人》(局 部)。图中配文称,这位夫人“一切物件,喜用国货”,她腹中的“小国民尚未出世”,但她已经 预备去买国产布料为其做衣服。这可用于印证,此时上海的服饰文化 A.蕴含家国情怀 德 门凸显中西合璧 夫 .宣扬抗日救亡 D.助力工业振兴 图1 8.进人21世纪,中国先后承办了三届世界遗产大会,并且积极参与设置议题、提 出政策主张等工作。截至2023年12月,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所认定项目超过10万项。这最能体现,当代中国 A.文化遗产数量增多 B.承担文化大国责任 C.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D.传统文化不断复兴 9.《汉谟拉比法典》第196条与第200条的规定,常被人们合称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上 述规定,仅适用于第一等级的人之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