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1933

2025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359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三下,学期
  • cover
蚌埠市2025届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 历 史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20世纪末在安徽蚌埠双墩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部分陶器刻画符号。绝大多数符号都刻画在陶碗底部相对隐蔽的位置,在构形上大致可分为象形、几何形和组合形等多种结体方式,其中以象形符号为主。据此推断,该刻画符号 图1 A.标志着汉字进入成熟阶段 B.体现明显的阶级分化现象 C.印证区域商品交换的频繁 D.具有记事标记的实用功能 2.在汉代,举贤良(贤行而良善之士)需策问。策问的具体做法是:由皇帝提出一些关于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即策题),称之为“策问”;应策者回答这些问题,称之为“对策”。策问开始时不分难易,且策问内容事先公开,被荐举人写好后,经有司递呈皇帝亲览。这表明汉代举贤良 A.兼顾士人的德行与才学 B.开创了考试选官制度 C.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公平 D.固化了社会阶层结构 3.“文成公主带茶入藏”一直是汉藏民间广为流传的共识,被汉藏两族视为民族友谊的象征。不过,就目前能够查阅到的汉藏文史籍来看,均无文成公主带茶入藏的记录。这表明 A.民间传说不能反映历史事实 B.历史研究与历史记忆相脱节 C.历史真相必须经过文献呈现 D.大众历史认知折射文化认同 4.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到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中国的白银存量也相应的从15世纪的1亿两增长到2.5亿两,但在中国却并没有发生在欧洲出现的因货币增长而推动社会变革的景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经济结构抑制资本积累 B.白银货币化未渗透基层市场 C.明清易代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D.海禁政策阻断海外市场扩展 5.清代“京师及各直省皆有仓库”。雍正二年议定社仓鼓励之法,对“好善不倦,年久数多,捐至三四百石者”由督抚奏闻,给以八品顶戴。乾隆三十一年,朝廷调查各省仓储,社仓之设几遍全国。这反映了当时 A.民间救济占据着主导地位 B.仓储备荒重视吸纳社会力量 C.仓储管理制度趋向多元化 D.社会救济保障民众生产生活 6.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主张博物院“当令其属之于公,勿据为一已之私,于是任其制度之新奇,以开民智而悦民心。”1905年,张謇进一步请求清廷“尽出其历代内府所藏,以公于国人······且京师此馆成立以后,可渐推行各行省,庶使莘莘学子,得有所观摩研究,以补益于学校。”此类主张意在借助博物馆 A.提升国民素质 B.推动文物搜集整理 C.宣传维新思想 D.增强文物主权意识 7.中国实业界人士在1916年针对市场上真假国货严重不分的现象,认为需要对国货进行界定。1928年,工商部颁布了《中国国货暂定标准》,规定了国货的四原则:一是资本股本必须全属国人;二是经营经济权、营业权、管理权应属国人;三是原料应充分采用国产;四是工作应充分雇用本国工人。这反映出 A.实业救国观念初步兴起 B.经济主权意识的强化 C.经济危机冲击中国市场 D.政府对经济全面管控 8.延安的《解放日报》在某期中有如下几篇报道:《民兵作战二千次》《冀鲁豫我军一年来光复国土二十万方里解放同胞五百余万》《重庆一万多工人学生店员捐助解放区战士》。据此推断,该期《解放日报》发行的时间可能是 A.1935年7月 B.1937年7月 C.1945年1月 D.1949年1月 9.图2是1957年的宣传画《接班》,描绘了工厂车间里女工上下班交接的情景。该画意在宣传 图2 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B.妇女成为生产建设的主力军 C.工业化建设带来的新风貌 D.工业建设重心向轻工业转移 10.图3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柱状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图3 A.改革开放的推动 B.外交关系的突破 C.工作重心的转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