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2002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费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7866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联考
  • cover
2023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 历史 2025.4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西周中后期的邓公铜簋,其几何纹样的秩序井然,相较于商代更为简洁、规整。这一变化体现了 A.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 B.和谐生活的追求 C.周人生活方式的变迁 D.周礼文化的影响 2.《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听闻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有“汗血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遂遣使持千金及金马以求之。大宛拒汉使,引发战争,最终汉军破大宛城,“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据此可知,汉代引入汗血马 A.揭示了中原对西域军事行动的动因 B.推动了养马技术在丝绸之路上传播 C.折射了物种交流推动区域联系加强 D.标志着西域诸国正式纳入朝贡体系 3.表1涉及了唐代诗歌在日本的传播,反映了 表1 诗人 作品 内容与影响 白居易 《白氏文集》 平安时代日本皇室视为“枕秘”,宫廷设立侍读官讲解;《源氏物语》引用白诗154处。 李白 《静夜思》 被收入日本教科书,成为必读古诗文。 杜甫 《春望》 日本平安时代文人学习的典范,体现对唐文化的推崇。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与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晁衡)的赠别诗,反映唐代文人与日本使节的交往。 A.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 B.遣唐使推动了唐诗的传播 C.东亚一体化观念不断增强 D.中华文化的对外辐射传播 4.元朝时期,一幅标注了从大都至波斯湾的商路地图显示,沿途设有密集的驿站和卫所,并标注了“西域香料”“中原瓷器”等货物集散地。这一现象反映出元朝丝路贸易繁荣主要得益于 A.市舶司对贸易的严格管理 B.蒙古西征与驿站体系完善 C.元朝草原丝绸之路的开通 D.元朝对西域实现有效管辖 5.表2为明清时期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这 表2 史料来源 具体内容 《利玛窦中国札记》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引入西方地理学知识,并调整地图以迎合中国“天朝居中”观念。 徐光启、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 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学著作,徐光启称“百年后必人人习之”,推动中国数学理论体系的革新。 王徵、邓玉函译《远西奇器图说》 系统介绍西方机械工程原理,包含杠杆、滑轮等力学知识,推动中国实用技术发展。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引进欧洲水利技术,内容涉及灌溉、水库建设,被收录于《农政全书》,体现“经世致用”思想。 康熙帝组织测绘《皇舆全览图》 传教士白晋、雷孝思等参与,采用经纬度法和三角测量法,是中国首部基于科学测绘的全国地图。 雍正禁教令(1724年) 因“礼仪之争”驱逐传教士,限制西学传播,导致中西科技交流中断近百年。 A.全面介绍西方自然科学 B.推动政府进行系统翻译 C.有利于明清的社会变革 D.体现了中西文明的碰撞 6.1866年,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招收科举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官员,引发守旧派官员的激烈反对。倭仁等人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何必师事夷人”。这一争论反映了 A.“中体西用”的趋时更新 B.清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 C.“华夷观念”的激烈碰撞 D.近代化转型的阻力重重 7.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阐释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称“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这一论述旨在 A.学习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