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75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的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苏美尔时期的泥板中,至少有五千块属于文学作品,内容包括神话、史诗、故事、格言等。苏美尔城邦中还有一个相当活跃的知识阶层,他们有专门的学校,叫做“泥板书屋”。这反映了()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人文艺术的包容性 C.文明间的交流密切 D.区域文明的多元性 2.公元前2世纪,以西塞罗为代表的罗马史家在历史书写中往往秉笔直书;至公元1世纪初,罗马的历史书写则逐渐转向隐喻和曲笔。这一变化() A.受到了希腊化时代的影响 B.弥合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维护了历史叙述的客观性 D.反映了古罗马政体的变迁 3.中世纪时,法国首都巴黎人口众多,居民来源复杂,职业多样,因此设立市政街区作为基层治理组织。市政街区以邻里关系为基础,结合选举参政权利和军事自卫义务将市民和城市紧密联系到一起。这一治理模式() A.有利于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B.有利于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 C.冲击了法国的二元政治格局 D.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融合 4.12世纪初,由于人口过剩,尼德兰各地的人们通过排干沼泽洼地、建筑堤防等方式获取新的土地。这里的封建领主把新土地交给去那里安家落户的“客籍民”,他们只需要向领主缴纳地租,且拥有自由的身份。这表明() A.封建领主加强对农民的剥削 B.尼德兰农业技术取得了进步 C.人口压力推动农业经济繁荣 D.传统封建生产关系受到冲击 5.9世纪初,日本斋部广成《古语拾遗》之序云:“盖闻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9世纪末,日本人创造了取楷书汉字偏旁的“片假名”及汉字偏旁草体化的“平假名”。不久后“汉字和汉文在日本只是作为一种表记工具而已,日本的汉文不再是中国的汉文了”。据此可知,日本民族文字的创制和使用() A.有利于中国书法在日本传播 B.改变了日本民众的文化习惯 C.加快了日本文明发展的进程 D.反映出中华文明影响力下降 6.东非沿海地区城邦文化的真正发展与繁荣,是在公元7世纪之后。因为自那以后,印度洋贸易文化圈才真正发展起来,并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地中海贸易文化圈而成为中世纪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B.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C.班图人的民族大迁徙 D.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7.英荷学者对于海洋的主权有不同的阐述。双方的观点分歧体现了当时英荷两国() 主要著作 基本观点 荷兰学者格劳秀斯的《论海洋自由》(1609) “海洋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任何人的私有财产,因为自然不仅允许而且强使人们共同使用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不能在海洋自身上建立任何私有权” 英国学者塞尔登的《海洋封闭论》(1635) “依据自然法和万民法,海洋并非为所有人共同所有,而是如同陆地一般,能够被私人所占有,成为私有财产”“不列颠海域的统治权或与大不列颠岛相邻的海域现在是而且一直是不列颠帝国的一部分或附属” A.对私有财产权的界定不同 B.致力于划分海洋势力范围 C.争夺海洋秩序话语主导权 D.积极推行自由主义的政策 8.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掀起烟草消费的热潮。烟草商极为注重商业宣传,烟草广告会虚构黑人和白人吸烟者聚在一起享受烟草的画面,烟草纸上会描绘英国人通过传教拯救美洲土著灵魂的故事。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殖民主义渗入商业文化 B.美洲文化影响社会风尚 C.文化侵略推动商业革命 D.商业发展冲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