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2674

选必二《法律与生活》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2025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共46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83437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民法,选必,政治,PPT,46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易错知识点梳理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选必二《法律与生活》二轮复习 易错点1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破 解 破 解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法调整的是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其他关系如恋爱关系、行政关系、好意施惠关系、劳动关系、犯罪(刑事法律关系)等民法不调整。 典例分析 例1:(湖北黄冈 2024高二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关系属于民法调整的是( ) ①甲买彩票中奖后与税务机关所产生的税收关系 ②甲经过招标向某政府机关提供设备有偿维修服务所产生的关系 ③乙进行非法传销活动被公安局抓获所产生的关系 ④甲赠与其18周岁侄女乙一台电脑所产生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本题考查民事法律关系。甲经过招标向某政府机关提供设备有偿维修服务和甲赠与其18周岁侄女乙一台电脑所产生的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是民法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②④符合题意;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的是行政法律关系,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①不符合题意;传销活动适用《禁止传销条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不是民法调整的范围,③排除。 解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例2:分辨下列情形分别属于什么关系?是否适合民法调整? 属于财产关系; 适合民法调整。 刘某与前妻因为离婚产生的财产纠纷。 典例分析 例2:分辨下列情形分别属于什么关系?是否适合民法调整? 属于人身关系(名誉); 适合民法调整。 小米在微信朋友圈辱骂班上某同学。 典例分析 例2:分辨下列情形分别属于什么关系?是否适合民法调整? 属于财产关系(借贷); 适合民法调整。 某政府因未能及时偿还银行贷款被银行起诉到法院。 典例分析 例2:分辨下列情形分别属于什么关系?是否适合民法调整? 属于财产关系(买卖); 适合民法调整。 刘某因邮件在运输过程中丢失,与快递公司产生的纠纷。 典例分析 例2:分辨下列情形分别属于什么关系?是否适合民法调整? 属于劳动关系与行政关系; 不适合民法调整。 甲公司的生产部门与公司签订了生产责任状。 典例分析 例2:分辨下列情形分别属于什么关系?是否适合民法调整? 属于行政关系; 不适合民法调整。 丙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 典例分析 例2:分辨下列情形分别属于什么关系?是否适合民法调整? 属于恋爱关系; 不适合民法调整。 小张许诺女友求职成功就带其出国旅游。 易错点2 区分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破 解 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是一种事实,要通过参与民事活动才能获得。如:人身权、财产权) 01 民事权利 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例:不能高空抛物\不能闯红灯\ 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02 民事义务 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有没有资格 →自然人从出生始到死亡止) 03 民事权利能力 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有没有能力→受年龄、智力限制 (完全民事\限制民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04 民事行为能力 破 解 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资格,而不是实际的权利,它是民事主体获得民事权利的前提。自然人要想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还应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条件,所有的自然人都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一定都有民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