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框架梳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解体 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科学社会主义 的理论与实践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条件、理论基石和实践意义。阐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明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阐明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懂得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价值。 3.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观察和分析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信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议题1 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从空想走向科学? 资本主义剥削下的残酷现实 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理想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 残酷现实之下,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畅想未来理想社会…… 漫画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这一现状会加剧什么的对立? 环节一:憧憬与呐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结合教材第11、12页“探究与分享”内容,就以下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1)三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如何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各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他们美好的理想却化为了泡影? (3)如何看待空想社会主义? 探寻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时期 代表人物或作品 主要思想 初期 (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 莫尔《乌托邦》 康帕内拉《太阳城》 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情感) 中期 (18世纪) 摩莱里《自然法典》 马布利《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 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法律) 晚期 (19世纪初) 最高阶段 圣西门、傅立叶、 欧文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大生产与协作相结合,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经济) (1)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尝试 倡导建立“实业制度”,采用说服的方法,结果钱财花光,他的理想未能实现。 倡导“和谐制度”,寄希望于富翁出资,结果没有富翁支持他。 在美国买地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结果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无法持续。 空想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这种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两对矛盾的运动)的基础上,而是以它们是否合乎人类理性为评判标准。 无效性: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P12) 历史进步性: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公有制、共同劳动、平等互助等】。 历史局限性: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未触及本质问题)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强大力量,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想法天真,路还不对) (3)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阶级矛盾尖锐,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 纺织工人起义 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