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黑土地 黄土地 1.位置范围:位于① (山脉)、青藏高原以东,② 高原以南,③ 以北,东临④ 海和⑤ 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A 平原被称作“ 土地”;B 高原、C 平原被称作“ 土地”。 3.气候: (1)温度带:地跨我国的寒温带、 带和 带。 (2)干湿地区:大部分属于 区。 (3)类型: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冬季 ,夏季 。 4.土壤: (1)黑土地: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 (2)黄土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挟带泥沙堆积。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农业特征:耕地多为 ,是我国重要的 农业区。 2.农业发展优势: 广阔, 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气候 。 3.主要农作物 4.华北平原农业发展: 制约条件 措 施 发展方向 降水 ,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 严重 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农业 1.北方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北,全部属于半湿润区。( )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春旱严重,东北平原没有春旱。( ) 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特征、旱作农业、春旱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华北地区哪种自然灾害的真实写照 北方地区的地形 1.东北平原主要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主要种植冬小麦。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主要原因: (1)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2)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农业需水量大。 自然环境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例】河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被誉为“中国粮仓”。下图为河南省地图和气候资料。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郑州的气候特征,请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简要分析河南省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依据材料分析河南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并分析原因。 提取 关键点 (1)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 (2)气候资料图中春季气温和降水特点 转化 知识点 (1)气候的描述方法 (2)可以套用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结合河南省的地形、气候、河流情况 (3)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规避 失分点 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大 读北方地区轮廓图,回答1、2题。 1.我国北方地区各地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 A.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D.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①地为“半湿润区”,②地为“湿润区” 3.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寒温带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D.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2024年4月2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新乡段峪河退水闸等开始开闸放水。2024年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工作全面展开。据材料和图完成4、5题 4.此次生态补水选择在3-5月的主要原因是 ( ) A.华北地区3-5月春旱严重 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3-5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3-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 D.3-5月秦岭大巴山地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 5.2024年是南水北调八周年,“南水进京”远超70亿立方米。“南水”对北京的影响是 ( ) A.改变了北京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B.降低了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 C.增加了北京人均水资源量 D.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问题 (2024·淅川二模)“海绵城市”就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季时增强对水的吸收、存储、净化功能,而在干旱缺水时可将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自2024年以来,河南省各城市加速建设“海绵城市”。图1为“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图2为郑州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6~8题。 6.郑州市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其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 ①人口密集,生产、生活耗水量巨大 ②受我国水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