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课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答案:①二,②内流,③荒漠草原,④河套平原,⑤河水、地下水,⑥干旱,⑦油气,⑧西气东输。 考点一———干旱”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2024·武威学业考)读甘肃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处在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接合部。 (2)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判断,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仓,说出河西走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条件 光照充足;多高山冰雪融水,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灌溉用水。(写出两点) (4)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能够保存上千年之久,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C) A.季风气候,空气湿润 B.人类干扰少 C.气候干燥,不易受潮 D.维护手段先进 (素材)黄河在上游地区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黄河年均过境水量达300余亿立方米,加上年3 000小时的日照时数,为其发展农林牧渔业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成为“塞上江南”。位于河套平原的五原县具有中国“葵花之乡”之称,向日葵原产热带,但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向日葵产业。据此完成1~3题。 1.改革开放以来,银川所在的宁夏平原从西北大漠变身“塞上江南”,其原因描述不合理的是(B) A.位于黄河上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B.该区域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 C.靠近黄河,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水草丰美 D.干旱少雨,光照充足 2.河套平原葵花籽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不包括 (C) A.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葵花籽品质高,口碑好,远近闻名 C.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盐碱含量较高 D.国内外的消费市场广阔 3.河套平原地区继续扩大向日葵种植面积,下列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D) A.该地区有适宜种植向日葵的条件,应该无限制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葵花籽产量 B.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丰富,加大种植不会加剧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C.扩大种植面积会影响农民收入,从而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D.该区域气候较干旱,生态脆弱,盲目扩大种植规模会加剧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考点二 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2024·江西学业考)新疆是我国棉花主要生产基地,机械化程度高。读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棉花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填“内部”或“边缘”),制约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2)天山山脉大致是东西走向。一般来说,该山脉以北地区棉花播种时间比以南地区更晚(填“早”或“晚”)。 (3)说出新疆盛产优质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 答:新疆气候比较干燥,光照强烈,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晴天多,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 (4)新疆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棉花的原因是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1.只要涉及绿洲聚落、农业区、交通线等的分布,都要从水源入手,而水源,记住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并且水量大小与气温有关。 2.塔里木盆地绿洲的高山融水来源:北面是天山山脉,南面是昆仑山脉。 (素材)据报道,“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确定为2024年我国唯一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下面图1是河西走廊示意图,图2是巴丹吉林沙漠千湖奇观的遥感图和照片。巴丹吉林沙漠不仅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还有144个湖泊像蓝宝石洒落在沙漠中,并隐藏着从地下涌出的万千泉眼。 (1)穿过河西走廊的铁路干线为 兰新铁路,该铁路线大致与绿洲和 城市分布一致。 (2)巴丹吉林沙漠位于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这里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干旱。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水源。 (3)如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项目申遗成功,将利于 (C) ①保护“水沙共生”的独特地理环境 ②将沙漠改良成绿洲,放牧更多牛羊 ③采取措施遏制沙漠扩大,减少风沙源 ④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三 西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