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的毁灭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语言运用: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思维能力: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中国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审美创造: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走进这里———(课前板书:圆明园)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能用一句话说说,预习了课文,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同时勾画出课文中写到的圆明园中的建筑有哪些。 2.出示词语,检查字音。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殿堂 闯进园内、统统掠走、销毁罪证、化为灰烬 ⑴指导读准字音,注意“玲珑剔透”的“剔”的读音。 ⑵引导搭配词语: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⑶六个生字变红,发现左右结构,有些左窄右宽,有些左右相等。 ⑷指导书写:辉煌、毁灭 3.对比读两组词语,这两组词语都是描写圆明园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3.浏览课文,课文哪几段写了圆明园的辉煌?哪几段写了圆明园的毁灭?教师板书: 辉煌(2-4) 毁灭(1.5) 猜猜老师为什么将辉煌写得这么大,将毁灭写得这么小? 4.质疑课题:课文大部分段落都在写圆明园的辉煌,只有短短的一段文字再写圆明园的毁灭,再看看课题,我觉得有问题,你们觉得有问题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看到圆明园辉煌,你什么心情?看到圆明园的毁灭,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就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你心情的变化来? 出示课文三四自然段: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三、精读课文。 1.刚刚同学们再读课文的时候,还勾画出了圆明园中的建筑,现在我们在快速地看一看课文第三自然段,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划出了哪些地方? 2.交流看到的景象,学生说。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买卖街 山乡村野 安澜园 狮子林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3.发现表达方法。 ⑴圆明园可真不愧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真是美不胜收啊!读完了课文第三段,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的景象,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的眼前如此有画面感呢? ⑵引导学生交流,发现作者使用的“有……也有……,有……也有……”“如”的使用方法。 ⑶多种方式引读,熟读成诵。 4.借助资料,落实语用。 ⑴大家看看这句话话: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谁来说说看,都有哪些民族建筑?有哪些西洋景观?(学生说不出来,形成认知冲突)不知道,该怎么办呢?对了查资料,你们没有查,我查了,可以送给大家看,阅读资料时速度要快,浏览着看,抓住要点,可以勾划,我们限时一分钟,看看谁能从中汲取有效信息。 资料一 圆明园中的安佑宫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是园内的皇家祖祠,宫为九间,以黄色琉璃瓦覆顶,是园内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