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钛合金在航天、医学等方面应用广泛。下列关于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钛合金属于化合物 B.x=8 C.一个钛原子的质量为47.87 D.Ti2+的核外电子数为20 2.如图是CO2转化为甲酸(HCOOH)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的化学式为H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整个转化过程共涉及3种氧化物 D.反应中消耗和生成的物个数比为2:1 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除去CO中混有的CO2 B.图2:探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量分数有关 C.图3: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D.图4:测定氧气的体积 4.在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锌粉,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②中是氯化亚铁溶液 B.③中可能有盐酸 C.③中有氯化锌溶液 D.③中固体有铁和锌 5.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6.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合成乙烯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9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验证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 C.探究能否加快分解 D.实验①②对比说明铁的锈蚀需要与水接触 8.取等质量的四种金属X、Y、Z、M,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Y、M与稀盐酸不反应。再将Y投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以下两个关系图,据此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X>Z>Y>M B.X>Z>M>Y C.Z>X>M>Y D.M>Y>Z>X 9.我国力争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可将二氧化碳转化甲醇实现碳减排,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10.已知金属A和B能够发生如下反应: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活动性为 B.可以是氯化铜 C.B可能是金属铝 D.反应前后A、B化合价均不改变 二、填空与简答 11.古籍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也涉及大量化学知识。 (1)《神农本草经》记载:“药性有宜丸者……宜酒渍者”。“酒渍”类似于酒精在“自制指示剂实验”中的作用,“酒渍”的作用是 。 (2)《没铜要略序》记载:“山施有胆泉(硫酸铜),土入汲以没铁,锻炼成铜”,其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开宝本草》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与“乃煎炼而成”相似的实验操作是 。 (4)《神农本草》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中的茶多酚有较好的抗癌、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酯型儿茶素(C22H18O11)是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5)苏轼《石炭》中记载:“投泥泼水愈光明”,指的是在高温条件下,投入的炭与灼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可燃性气体,使燃烧更旺,则生成的另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化学式为 。 12.铜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铜及铜的合金及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如图是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结构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①青铜是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