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5148

贵州省遵义市区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12898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贵州省,历史,答案,图片,试卷,联考
  • cover
高一联考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鲜年童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前13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在北部非洲约公元前3100年一前2686年的遗址中发现大量书吏雕像和泥板文书, 内容涉及税收记录、土地分配和水利工程管理。这些书吏需掌握象形文字,且在壁画中常被 描绘为手持纸草卷和笔的官员。书吏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宗教祭祀活动推动象形文字的符号化发展 B.军事扩张需要记录战争胜利和俘虏信息 C.城邦民主政治催生公共事务的公开化需求 D.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逐渐细化 2,古埃及依托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的肥沃土壤,发展起高度发达的农耕经济。其相对封闭的地 理环境,形成了天然屏障,保护埃及文明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埃及文明 沿着尼罗河向上下游扩展,新的定居点不断涌现,农业技术与文化也随之传播。据此可知,埃 及文明沿着尼罗河扩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尼罗河的地理屏障作用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D,文化传播的需要 31214年,国王腓力二世在布汶战役中击败了佛兰德斯伯爵斐迪南。 斐迪南本是国王的封臣, 但他名下与约编结塑以对抗国王。成后,胖力二世以适青效出每育为由,设收了斐迪南的 通地并将其囚装。油南的骑士团成员拒绝为国王作战,称我可真同要迪南伯效忠。 下列对上述历史事件的解读,最符合中世纪欧洲制度特征的是 A.封臣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君主 县封君封臣效忠关系具有层级性 C.封君无权干涉封臣内部事务 D封臣可世爱领地并与君主抗衡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4,15世纪末,法国路易十一通过联姻、赎买和武力手段兼并了勃良第公国、普罗旺斯伯国等封 建领地,并设立由王室直接任命的总督取代地方贵族治理。同时,他推广以巴黎方言为其础」 的法语,要求宫廷文书和法令统一使用该语言。这一系列举措反映的根本趋势是 A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瓦解了封建采邑制度 B.城市行会崛起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散 C.王权强化与行政集权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 D.黑死病导致了人口锐减迫使领主放松控制 5.印度教经典赋于种姓制度神圣性,规范社会角色。村庄中,祭司家族世代主持宗教仅式,武士 阶层负责保卫村落,农民在固定的土地上耕作且职业代代相传,而清洁工作只能由特定族群 承担且不得与其他群体通婚。这一现象说明( A.佛教倡导众生皆是平等促进社会职业自由流动 B.德里苏丹国推行伊斯兰教法严格规定社会分工 C,种姓制度严格按照出身来划定社会等级与义务 D.英国殖民者引入经济阶级分化以方便行政管理 6.中古时期,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推行“科举制”,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选拔官员,并仿照中国 唐朝制度设立三省六部。然而,科举名额多被贵族子弟垄断,且地方豪族仍保有大量私兵。 此现象反映了() A.高丽统治者放弃世袭贵族特权 B.蒙古入侵瓦解了朝鲜的传统社会结构 C.制度模仿与本土现实间的冲突 D.海上丝绸之路推动阶层流动商业蝇起 7.古代西非的加纳帝国(约公元300一1200年)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草原地带,它通过控制黄 金与盐的跨撒哈拉贸易成为富裕国家。其农业生产长期依赖雨季种植粟米,未发展出灌溉农 业;城市多沿商路分布,规模有限。这一现象说明( A.伊斯兰教传播促使商业城市取代农耕聚落 B.地理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