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5371

阅读理解之新闻报道(原卷版+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江苏徐州)

日期:2025-04-29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8327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理解,核心,江苏,特训,题型,重难
    阅读理解之新闻报道 备战2025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 【预测分析】 一、重难点分析 1、快速捕捉主旨与核心信息 新闻报道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最重要的信息在前,细节在后),需快速定位5W1H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难点:区分主次信息(如标题与导语中的核心事件 vs 后续背景补充),避免被次要细节干扰。 2、客观表述与隐含态度分析 新闻语言强调中立客观,但可能通过引语选择 (如专家观点 vs 民众反应)或用词倾向 (如“claims” vs “admits”)暗示立场。 难点:推断作者态度(如对事件的褒贬)或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如政策争议的社会背景)。 3、数据与术语处理 涉及统计数据(如经济指标、调查结果)或专业术语(如科技、医疗领域词汇),需准确理解数值关系(如增长/下降幅度)及术语含义。 难点:长难句中的数据嵌套(如“a 15% increase compared to last year’s figure of 2 million”)。 4、结构逻辑与信息关联 新闻可能包含背景链接 (如“this is the third incident this month”)或后续影响 (如“officials warn of potential risks”),需理清事件发展的时间线与因果链。 二、解题步骤(四步法) 1、速读抓核心要素 标题:直接点明事件(如“Local Museum Unveils Ancient Artifact”); 导语(首段):提炼5W1H; 其余段落:关注补充细节(如原因、影响、各方反应)。 技巧:用符号标记关键信息(如时间→ ,人物→ )。 2、精准定位细节题答案 直接信息题(如事件结果、人物身份)需回归原文定位,注意同义替换(如“suspended”→“temporarily stopped”)。 避坑:勿混淆时间(如“proposed plan” vs “approved plan”)。 2、推理隐含意义与态度 态度题:通过引语情感词(如“expressed concern”→担忧)或描述性词汇(如“controversial decision”→争议性)推断; 推理题:结合背景知识(如“the policy aims to reduce traffic congestion”→可能涉及限号措施)。 3、复核查验逻辑一致性 检查选项是否与原文数据矛盾(如“doubled” vs 原文“increased by 50%”); 排除主观臆断选项(如“may lead to” vs 选项中“will definitely cause”)。 三、预测分析(2025年趋势) 1、题材预测 社会民生:教育政策调整(如“双减”后续措施)、公共安全事件(如自然灾害应对); 科技环保:新能源应用(如徐州本地氢能公交试点)、生态保护成果(如湿地修复工程); 文化体育:地方非遗活动报道(如汉服文化节)、国际赛事相关(如徐州马拉松)。 2、题型设计 细节题占比约50%,侧重时间、数据、引语内容; 主旨题可能结合标题或导语考查事件核心; 推理题聚焦事件影响(如政策对市民生活的改变)或人物观点(如专家对趋势的预测); 创新形式:可能出现“图文结合”题(如新闻配图与文字互补信息)。 3、能力考察重点 信息筛选效率:限时训练(每篇≤6分钟); 结构敏感度:熟悉倒金字塔结构,快速跳过冗余信息; 批判性思维:区分事实与观点(如“officials stated” vs “citizens argue”)。 四、备考建议 1、语料积累 精读《中国日报》(China Daily)、《徐州日报》英文版,整理高频话题词汇(如policy, initiative, sustainable); 积累新闻常用句式(如“A recent survey indicates...”, “Authorities have urged...”)。 2、真题演练 研究近3年徐州市中考新闻报道题,总结本地命题特点(如偏好“政策解读+市民反馈”型报道); 模拟训练时关注数据类题目(如百分比、年份对比)。 3、思维训练 用“5W1H表格”梳理新闻结构,强化逻辑关联; 学习外媒报道角度(如BBC与新华网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提升跨文化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