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5893

4.1水循环课件 (2课时)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375162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必修,地理,高中,2019,学年
    (课件网) 4.1 水循环 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能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掌握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正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水循环的过程 思考一下,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造成了影响? 下列活动主要影响了水循环哪个环节? 长江三峡大坝 南水北调中线引水渠 人工增雨 水井 路面硬化 植树造林 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 降水 地下径流 下渗 植物蒸腾 修建水库 对地表径流、下渗、蒸发、降水产生了哪些影响? 名校名师配套课件-公开课课件-免费下载3.1水循环 (课件网) 修建水库主要是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削峰补枯) 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也增加了库区的蒸发量和降水量(空气湿度)。 水库中的水通过下渗使库区地下水水位上升,也可能造成土地盐碱化。 跨流域调水 对地表径流、蒸发、降水产生了哪些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 也可以使受水区和沿途的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增加了空气湿度。 主要是改变了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 植被会如何影响水循环的各环节呢? 植被遭到破坏 对蒸腾、下渗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产生了哪些影响? 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 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 地面硬化 对地表径流、蒸发、下渗产生了哪些影响? 城市化后,天然水域面积减小、地表植被减少,水泥地面增多,地面大面积硬化,蒸发量减少、地表水不容易下渗,地表径流增加,而地下径流减小。(容易发生城市内涝) 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7月31日下午,台风“烟花”减弱后的温带气旋途经我市,与我市上空的冷空气会合形成强降雨,导致我市道路积水,多部门紧急排涝。 近年来,许多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涝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活动三:想一想 水循环的过程 结合水循环原理,简述这些城市产生内涝的主要原因。 ①短时间内降水强度大; ②地表硬化,下渗弱; ③排水系统老化; 如何让城市不在“看海”? 湖泊 森林 湿地 雨水花园 绿化屋顶 生物滞留 透水路面 雨水回收 洪水时:迅速排水 下雨时:吸水 干旱时:释水 平时:蓄水、净水 海绵城市 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为“水弹性城市”。 作用: 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打造海绵城市主要有“下凹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措施。例如城镇建设中,透水砖表面呈多孔结构,具有强透水性的特点,因此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活动四:思一思 水循环的过程 说明地面铺设透水砖对城市的地理环境的好处 ①促进地表水下渗; ②减少城市地表积水; ③增加地下水储量,保证植被生长; “到2022年7月,我市将依托黎明河沿线,链接东城区三永湖、黎明湖、滨洲湖、兰德湖4湖,建设成总长超万米的城市绿道体系,内含11个主题景观区和近百个景观节点。” 工程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注重生态优先,通过各种绿色措施,进行了较好的“海绵城市”示范区构建。绿道建设过程中,大庆市也会通过生态驳岸、水自然净化设施建设,为黎明河环境保护和提升起到重要支撑。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在陡坡上有序的挖掘半月型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型交错排列,状若鱼鳞,故名为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