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5997

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53712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繁荣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农业、手工业、商业 1.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的发展表现,理解生产技术的进步、各族间的交流等因素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知道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宋代《耕获图》 耕田 插秧 收割 打场 入仓 灌溉 堆秸 ▲秧马 →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拔秧的人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耕获图》描绘了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画中有的人在犁地、插秧,有的人在收割、打场、舂(chōng)米和入仓,还有的人在用翻车浇地,展现了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 打场:在禾场上将收割的农作物脱粒; 舂米:以杵臼为工具加工粮食的方法。 壹 农业发展 材料一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材料研读 结合以下材料,从中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北方人民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 南方战乱少,相对和平;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材料二 南宋政府把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重要依据,鼓励地方官员关心社会经济发展。南宋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显著进步,城市和商品经济繁盛。———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宋朝统治者重视生产发展。 壹 农业发展 宋朝农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呢? 小麦 水稻 茶叶 棉花 1、粮食作物繁荣的表现 ①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②新品种:占城稻 ③新技术:复种技术 材料:“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土人谓之占城稻。” ———宋史《食货志》 成熟早、抗旱性强 水稻产量大大增加,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首位。 双季稻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示意图 南宋:江淮、川蜀一带 北宋:广东和福建一带 茶树:宋代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 到南宋后期,棉花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元朝时,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壹 农业发展 宋朝农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呢? 2、经济作物表现 元朝新开凿的两段运河? 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运河有哪些变化? 通 惠 河 会 通 河 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 元朝主要的海运航线? 通 惠 河 会 通 河 海运 河运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呈大弯曲状; 元朝运河截弯取直,直通大都,缩短了航程。 3、元朝南粮北运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发展速度超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 四川蜀锦 苏州宋锦 贰 手工业发展 (2)、棉纺织与毛纺织 ①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增多。黄道婆推广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 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元朝时期,黄道婆从海南崖州归来,将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到松江府的乌泥泾,改进棉纺织工具,提高了棉布的质量和印染工艺水平。她对棉纺织业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松江从事棉布生产的有1000多户,织出的“乌泥泾被”远近畅销。 南宋棉毯 黄道婆塑像 (生卒年不详) ②元朝时,江南棉纺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