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地理试题 2025.4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15分) 第I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北极科考的目的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下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 A (66°S,17°W) B. (66°N,17°E) C. (66°N,17°W) D. (66°S,17°E) 2. 下列关于黄河站和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考站的西北方向 B. 两站均位于高纬度、东半球 C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两站均出现极昼现象 D. 两站均可以看到成群企鹅 3. 北极科考关注的是( ) ①旅游资源开发②冰川考察③生物多样性保护④气象监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饮水、用水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某地邀请勘探队制定施工方案,修建配套取水工程。如图为当地等高线地形图。 4. 下列有关勘探队记录的内容,可信的是( ) A. 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 B. 村镇和度假村均沿河流分布 C. 山峰c与村庄甲之间的相对高度是432米 D. 河流干流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 5. 下列勘探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处位于山谷,更易发育为河流 B. 拟修建水库,大坝布置在b地比a地更为合适 C. 设计引水线路⑤⑥,其中线路⑤水能实现自流 D. 从丙村向丁村修路方案③④,③的施工难度小 位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其鲜花行销全球60多个国家,是继荷兰、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之后的世界第四大鲜切花出口国。读荷兰和肯尼亚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对比两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濒临大西洋,地势都是东高西低 B. 荷兰以白色人种为主,肯尼亚多黑种人 C. 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D. 肯尼亚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荷兰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7. 肯尼亚鲜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相对于荷兰,肯尼亚种植鲜花的优势条件有( ) ①位于赤道附近,光热充足②劳动力成本低③农业基础设施更完善④距离主要消费市场欧洲更近 ⑤种植技术更先进⑥土地资源丰富,多火山灰,土壤更肥沃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⑥ D. ②④⑥ 2024年12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实行从量计征,根据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实行差别税额。图示意目前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的省份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的省份( ) A. 主要在西北、华北地区 B. 主要在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湿润区 C. 主要地形类型为山地 D. 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和林地 9. 我国全面实施水资源税改革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水资源较为短缺②地下水超采问题③水资源浪费严重④地区分布不均⑤水污染严重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③④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包括黄池沟配水枢纽、南干线工程和北干线工程,线路全长约190千米。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引汉济渭工程秦岭段采用输水隧洞方式的优点有( ) ①工程量小②可实现自流③可减少蒸发④可接受地下水补给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1. 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对关中(渭河平原)地区的突出意义是( ) ①保障工业用水需求②扩大水稻种植面积③改善城市生活用水④增加水能发电总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2. 引汉济渭工程可能导致汉江流域( ) A. 下游航运能力提升 B. 水生物种多样性增加 C. 枯水期水位明显下降 D. 沿岸灌溉面积扩大 蔓越莓原产北美地区,适宜生长在冷凉的沼泽或湿地中,营养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