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识字2 姓氏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氏、李”等生字和弓字旁、子字旁2个偏旁;会写“什、么”等6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认识2个新偏旁,会写6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难点: 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氏、李”等生字,认识弓字旁1个偏旁;会写“姓、什、么”3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并练习背诵。 3.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执教时间 2025年 2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大声读课文三遍,读正确、读流利。标一标这首儿歌有几个小节? 圈画文中出现的姓氏。 找一找身边有这些姓氏的同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走进《姓氏歌》 1.创设情境,兴趣导入: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学生发言,交流汇报自己的姓与名。 二、初读课文,认识姓氏 1.自主朗读。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1~4行,相机正音。 (2)识记“李、张”两个姓氏。 ①读一读, ②学生认读:张、李。(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张、李”) ③开展问答游戏:假如班级里有姓李和姓张的同学,可以请他们上台,开展问答游戏。 ④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张、李”两个姓氏。 “加一加”的方法:“弓+长=张”,“木+子=李”。 3.学习第五句。 (1)读好句子,读准字音。 (2)圈出这一句儿歌中的姓氏,读一读:胡、吴、徐、许。 (3)重点区分“胡”和“吴”,“徐”和“许”。(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胡、吴”和“徐、许”) 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适当小结:胡、吴的声母不同;许、徐的声调不同。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运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 说一说:介绍“徐”姓的方法和其他三个姓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徐”是通过“说偏旁”的方法来介绍的) 4.拓展练习。 运用“说偏旁”的方法介绍下面的姓氏:何(单人何),刘(立刀刘),黄(草头黄)。 5.熟读并背诵。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1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圈出这四行儿歌中介绍的两个姓。 3.指名学生读易混淆生字。 4.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桌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三、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学习笔顺。 3.观察例字。看一看课本上的例字,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并讲解。 (1)“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2)“么”,第一笔在竖中线上起笔,撇折的撇与第一笔平行。 5.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1.认读生字,观察生字。 2利用生字口头组词。 3.练习书写生字。 四、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见作业设计,课件出示) 2.布置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2.练写生字。 课堂演练,完成课后作业。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吴、胡”等生字,认识子字旁;会写“国、古、言”3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2小节,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4.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前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