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9257

河南省开封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2073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开封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
  • cover
河南省开封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说明: 2025.04 1.本试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用2B 铅笔涂黑考号对应的位置。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能答在第Ⅰ卷上,第Ⅱ卷的答案答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良渚文化古城遗址的核心区呈现出“宫城———内城———外城”三重结构:宫城出土了玉琮、玉璧、象牙器等礼器;内城分布着贵族墓葬、手工业作坊和粮仓;外围建有由.11条堤坝组成的大型水利系统。这说明,良渚文化 A.城市的布局凸显神权色彩 B.具备一定社会组织能力 C.手工业技术领先其他文明 D.构建了奴隶制国家形态 2.下表为北朝胡姓墓志对祖源的不同记载。这反映,当时 墓志名称 时间 相关祖源记载 《元绪墓志》 正始四年(507) 开基轩符,造业魏历 《宁陵公主墓志》 永平三年(510) 遥源远系,肇自轩皇 《叔孙协墓志》 正光元年(520) 其先轩辕皇帝之裔胄 《宇文延墓志》 孝昌二年(526) 轩辕之苗裔,宇文大单于之后 A.儒家吸收了佛道思想 B.黄帝崇拜成为社会主流 C.民族文化认同的趋势 D.门阀士族势力不断增强 3.综合以下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古代税收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 《尚书·禹贡》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两税法》 “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 A.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平思想 B.缓解了人地矛盾紧张问题 C.均以服务封建统治为目的 D.以土地贫瘠度为主要标准 4.明宣德六年,朝廷因太湖匪患令南直隶巡抚周忱兼管周边州县军务;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巡抚因抗倭被赐旗牌,可依军法斩将,其他地区巡抚亦渐获练兵守土之权。这表明,明代 A.地方行政体系效率低下催生巡抚集权 B.中央通过分权改革削弱地方军事力量 C.边疆的危机推动中枢权力向基层转移 D.中央集权体制下应对危机的弹性调适 5.清朝在西藏地区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政务,同时允许部分案件依藏族习惯法审理,而在内地各省则严格施行《大清律例》。这体现,清政府 A.全面推行边疆内地一体化 B.注重因俗而治的策略 C.延续明朝土司制度的传统 D.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6.1909年,有西方法学背景的徐谦上奏清廷,认为秋审是行政干预审判,与近代审判制度相悖,应当停止;有着丰富秋审经验的沈家本反对停止秋审,但提出重视法官选任、审级设置、律师辩护和审判公开等。这一辩论 A.实质是德治与法治之争再次复兴 B.有利于司法制度的革新 C.说明西方法学理念取代传统观念 D.保证预备立宪平稳推进 7.1912年,中华民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这一政体选择,掺杂因人立法因素,旨在限制袁世凯权力而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因制度改动困难,南京临时参议院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下国家元首的部分权力,造成总统府与国务院权限不明。这表明 A.制度设计背离了分权制衡原则 B.总统成为虚位的国家元首 C.政治变革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 D.因人立法引发了“府院之争” 8.1937年7月,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中提出要实施“国防教育,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提出的教育纲领是“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这反映中国共产党 A.创立了政治建军的基本原则 B.政策调整顺应主要矛盾的变化 C.致力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意在宣传持久抗战的战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