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9894

藏文化唐卡宣传介绍教育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班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57301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文化,唐卡,宣传,介绍,教育,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藏族文化唐卡 唐卡 藏文化的百科全书 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 主讲人:XXX 目录 什么是唐卡 唐卡的分类 唐卡绘画颜料 唐卡绘制工序 艺术灵魂,无价之宝 藏族文化唐卡 -壹- 什么是唐卡 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 什么是唐卡 唐卡”是藏语的译音,也叫唐噶、唐喀。翻译成汉语,有几种说法。 一个叫做“卷轴画”,因为唐卡有画轴,也就是藏语所说的“唐薪”,便于悬挂膜拜瞻仰和收藏携带。 二称“布画”,三称“平面绘画”,还有一种说法是用彩缎装裱的宗教艺术品。 根据唐卡的特点和功能作用,汉译为“卷轴画”较为确切。 唐卡的题材 唐卡的题材内容极为丰富,早期唐卡从宗教题材开始,后随着佛教的发展,各教派的产生及社会的需求而赋予唐卡更多的使命,除各类佛教题材占主导地位外,还出现了很多历史人物、传记故事、建筑古迹及与命运相关的祈福禳灾、祭祀还愿及天文历算、藏医药唐卡。 其内容涉及宗教、历史、政治、人文、科技、医学、天文历算等方方面面,从而构成一个庞大、完整的藏文化体系,成为用宗教理论和绘画艺术来诠释世间万物的“百科全书”。 01 02 藏族文化唐卡 -贰- 唐卡的分类 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修行 按照不同内容划分 一、圣像唐卡 圣像唐卡是以藏传佛教中各类佛、菩萨、佛母、罗汉、法王、历史人物等形象为主题的唐卡。主要有两类表现形式,一类是圣像为主体,圣像居于C位,两旁为协侍菩萨或弟子。另一类常见的形式是除圣像外,四周对称排列各类佛像、供养人等,上方佛、菩萨等,下方为护法、天女及供养人等。 圣像必须严格按照《佛造像度量经》的规范绘制,各类标识须准确无误,按仪轨就位。人物的姿态、面部申请及性格特征无固定模式,要依据史料的记载并在上师指导下进行绘制。 这类唐卡数量巨大,流传非常广泛,是寺院和民间用来供养、膜拜最主要的对象。 按照不同内容划分 佛本生故事唐卡是表现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故事性唐卡。 佛本生故事唐卡与圣像唐卡有着明显差异,圣像唐卡是以中心佛、高僧为主题,而佛本生唐卡上虽然仍以佛像为唐卡的中心,但要表现的故事则绘制在佛像的四周。前者风格严谨构图对称,后者则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展开的。 二、佛本生故事唐卡 按照不同内容划分 三、曼陀罗(坛城) 曼陀罗唐卡表现的是藏传佛教修持的中心,是法门的象征,显示的是佛教的宇宙观念。在古代印度,它是让众生皈依和深入教化的场所,称为曼陀罗。其梵语为mandala,是由意为“本质”的“manda”,以及意为“得”的“la”所组成。因所以曼陀罗一词可解释为“获得本质”。 曼陀罗唐卡以其严谨的结构,炫目的色彩,和谐地构成了圆满的佛陀的世界,坛城的形式以外圆内方居多。以般若火焰、尸托林、金刚杵及护城河组成圆形围墙,表示对凡尘的拒绝和对邪魔的镇压,而不能进入金刚进驻之地。内城为方形,四面有门,门口有梯,城楼矗立,内有16侍卫,每面4人。 殿堂顶层为圆形,内有小殿,居金刚之传法师。各种不同内容的坛城,里面布置的佛像及装饰也不一样,每座曼陀罗中心都有自己的本尊,并成为各类坛城唐卡的名号。 按照不同内容划分 人物传记唐卡主要是表现高僧、法王等重要的历史人物生平传记。其特点是按经书中的记载和上师的传授来进行设计创造,并衬以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从而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在形式上同样是以一幅或多幅组成。 另一个特色就是在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