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0536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3659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福建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指出,石器时代,当生态承载力达到某一临界值后,食物采集者只有向食物生产者进行转变,通过种植和驯养才能增加食物的供给总量。这一转变推动“农业革命”的出现。该学者意在强调“农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 A.自然环境的恶化 B.生产力的提高 C.人口增长的压力 D.领地范围的狭小 2.下表为古代地理著作中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运河开凿的相关记载。据表可知,这一时期运河的开凿服务于( 著作 记载 《水经注》 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原,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邗沟。 《图经》 昔吴王阖闾伐楚,以伍相带兵,因开此溪,以通漕运。 A.国家战略 B.商业交往 C.农业生产 D.社会变革 3.秦灭六国后,改分封而行郡县,但六国臣民始终怀抱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故国之思。刘邦建立汉朝后,借重分封之法,用郡国并行之制来治理天下。这反映出() A.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合理性 B.大一统尚未得到认同 C.郡县制度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D.汉朝摒弃了秦朝制度 4.下表是《礼记·月令》中有关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实施的记载。其主要原因是() 时令 描述 仲春之月 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 孟夏之月 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系 仲秋之月 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 孟冬之月 趣狱刑,无留罪 A.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B.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尊重 C.顺应农业生产生活模式 D.对儒家思想的创新与发展5.唐朝依据“四善”“二十七最”,将官员考课等级分九等。“四善”包括: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则根据部门职掌不同,对官员才干和政绩提出要求。运反映出当时的官员考核() A.形式灵活 B.奖优汰劣 C.程序严密D.标准详备 6 从唐到宋,中国古代城市完成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革命性”的转轨。“坊”曾是专门的居民区,“但大约从北宋后期开始及南宋前期,“坊'已只是街、巷的雅称、别名”。唐宋城市的变化() A.反映了宋代城市管理的混乱 B.不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 D.规范了城市商贸活动秩序 7.明清时期,广东佛山镇“俗善鼓铸”,铁器制造业规模宏大,铸器精良,远近闻名,仅炒铁作坊就有数十个,每一作坊有“数十砧,一砧有十余人”,从事炒铁的工人加在一起,“人有数千”,皆系雇佣而来。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江南市镇生产的专业化 D 工商联合生产并形成制铁行业垄断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达 D.民营手工业劳动力商品化趋势明显 8.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9.明初,大运河主要运输漕粮(税粮),漕船私带货物不断增多,朝廷屡禁不止,转而明确允许漕船北上时可附带一定货物,南返时允许载客运输。这样,南方的丝绸、茶叶等大量运往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货等不断南运。由此可见,这一变化 A.缘于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B.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C.助推运河沿岸城市的出现 D.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 10.观察下方部分食物的原产地及传入中国的时间表,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作物 黄瓜 菠菜 西瓜 胡萝卜 玉米、甘薯 花生 欧洲苹果 原产地 印度 尼泊尔 非洲 北欧 美洲 巴西 欧洲 传入 时间 西汉 西汉 五代 元朝 明朝 明朝晚期 清朝 A.各地的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