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0754

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专练:选择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3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516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法治,真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专练:选择题 1.(2024·四川资阳·中考真题)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中国传统节日到联合国假日,传承数千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材料说明( ) A.中华文化已经引领世界文化 B.中华文化得到世界所有国家认同 C.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扩大 D.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2.(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电商经济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新力量,各地出现“田间地头卖货忙”的景象,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新主体。据此,有可能出现的现象及推论成立的是( ) A.缓解城市青年就业压力→带动村民创收→促进村民共同富裕 B.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推动乡村地区发展 C.依托资源开办特色民宿→带动旅游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D.建设农副产品电商基地→推动科技创新→助力城市经济发展 3.(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湟中区鲁沙尔高跷队参演的2024年河南春晚舞蹈《龙舞》,将高跷表演作为灵感源泉,在现代光影技术的加持下,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极强的民族特色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体现了( ) A.高跷表演已被全世界人民喜爱认同 B.中华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C.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D.高跷文化是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4.(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以下图示法的表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表中的“微行为”与点评匹配不恰当的是( ) 选项 微行为 点评 A 同学请教问题时,耐心解答不嘲笑 尊重他人,与人为警 B 朋友相约跑步时,按时到达不迟到 遵守承诺,诚实守信 C 亲戚来家用餐时,主动招呼摆碗筷 孝敬长辈,文明有礼 D 老师给我讲题时,聚精会神认真听 尊卑分明,理性竞争 A.A B.B C.C D.D 6.(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这是2023年感动中国组委会致张雨霏的颁奖词。这句话启示我们( ) A.情绪是相互感染的 B.情绪关乎人际交往 C.学会合理宣泄情绪 D.善于掩饰负面情感 7.(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5月18日在西宁拉开战幕。来自全省两市六州的8支球队积极备战,在实战中球员的个人能力得到提升,但仍然存在配合不默契的情况。针对这个情况同学们展开讨论,其中不可取的是( ) A.小梦:商定球队规则和制度 B.小向: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C.小成:确定美好愿景和目标 D.小真:固守自己的训练节奏 8.(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某校的社会实践课上,学校团委举办了“走进敬老院,关爱老年人”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教老人使用电脑。这一行为有利于学生( ) ①提高自理能力 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③守护公平正义 ④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以下属于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措施是( ) ①营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环境氛围 ②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 ③推动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均等化发展 ④加强现代文明教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这说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 ) 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