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题 10.2.1 《巴西》 单元 十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大量的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大量的混血种人的社会:介绍巴西的人口特征,特别是混血种人的数量多这一显著特点,以及这种人口特征对巴西文化的影响。2.发展中的工农业:分析巴西的经济发展历程,特别是工农业的发展状况。通过数字、图表等信息,让学生了解巴西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探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和问题,以及巴西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部分内容突出了人地关系和谐的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022新课标要求 1.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3.举例说明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描述巴西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综合思维】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及形成原因,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影响。【人地协调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巴西热带农业生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实践力】联系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热带农业生产的途径。 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但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还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和引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重点难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描述巴西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区域认知能力。(重难点)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及形成原因,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重点)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 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南美大国———巴西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巴西的地理位置特点【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98—P99,读图10.9巴西的位置和地形,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读图,说出巴西的经纬度范围,并指出其半球位置。读图,归纳巴西所属温度带特点。归纳巴西的海陆位置特点。【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②绝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③位于南美洲东部,西临大西洋。【问题引领2】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读图10.9,找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并描述巴西的地形地势特征。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征。【课堂探究】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特征:东南高,西北低。②热带雨林气候(北部)和热带草原气候(南部),气候特点是湿热。③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平原的北、西、南三面地势高,向河流汇集的水量多。【学习活动二】混血人种为主的国家【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99—P100,读图10.10和图10.11,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巴西的种族构成有什么特点。巴西混血种人的由来。巴西的种族分布有哪些特征?巴西的人口分布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