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第2课时) 课题 10.2.2 《巴西》 单元 十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大量的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大量的混血种人的社会:介绍巴西的人口特征,特别是混血种人的数量多这一显著特点,以及这种人口特征对巴西文化的影响。2.发展中的工农业:分析巴西的经济发展历程,特别是工农业的发展状况。通过数字、图表等信息,让学生了解巴西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探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和问题,以及巴西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部分内容突出了人地关系和谐的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022新课标要求 1.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生立的途径。3.举例说明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描述巴西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综合思维】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及形成原因,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影响。【人地协调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巴西热带农业生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实践力】联系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热带农业生产的途径。 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但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还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和引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重点难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经济发展历程及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巴西的工业特点及影响因素。(重点)运用图文资料,说出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说明巴西在开发热带雨林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培养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 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合作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发展中的经济大国【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101,读图10.12,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结合课文,说出目前巴西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哪些?结合地形、气候、矿产等因素,分析巴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课堂探究】读图,20 世纪以前,巴西经济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主导产品是什么?经济发展有哪些共同特点?【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目前,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咖啡、蔗糖、大豆、玉米、牛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②巴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湿热,热带气候分布广;矿产资源丰富。③从16世纪到20世纪,巴西经济经历了五个阶段:出口木材—种植甘蔗—淘金热—种植咖啡—天然橡胶。共同点是:依赖农矿产品生产,经济结构单一,现代工业不发达。【承转】想一想:长此以往的不平等交易,对巴西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为了巴西更好地发展,你有什么好建议?【问题引领2】巴西农矿产业的现状结合课文,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农矿产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近几十年来,巴西的工业取得哪些成就?【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种植面积扩张,农业生产进一步机械化,育种等农业技术进步,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