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仑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13班使用) 一、选择题1(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下列文化现象的表述和图中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人们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B.②地出现世界上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C.③地莎草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和出口物资 D.④地曾诞生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这一帝国兴起于13世纪上半叶,它的地理疆域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一条3800多公里的走廊地带,其国王曼萨·穆萨是第一位出现在欧洲地图上的非洲帝王,该帝国( ) A.一度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B.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 C.马丘比丘是重要的文化中心 D.经济以发展园艺业为主 3.新航路开辟后,随着众多新航线的开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如果欧洲与亚洲直接贸易,以下 的航海活动最有价值()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4.伏尔泰说:“像牛顿先生这样十个世纪里只涌现一个的杰出的人物,才真正是伟大的······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据此可知,伏尔泰意在() A.倡导平等反对君主立宪 B.反对专制提倡理性 C.推翻生物起源的神创论 D.开创近代实验科学 5.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 ) A.农奴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不彻底改革 B.农奴制改革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C.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D.农奴制改革彻底肃清了封建残余 6.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将整个世界瓜分完毕。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列强开始走向殖民扩张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型 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二、选择题1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汉谟拉比法典》对房屋买卖、土地租赁、借贷等交易行为进行了规范,确保了交易的公平性和可预测性。法典还对婚姻和继承等家庭事务进行了详细规范。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A.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B.全面沿袭古老的习俗 C.重在维护商人的利益 D.内容广泛和程序繁琐 8.11至12世纪,欧洲城市兴起了两类不受教会控制的新型学校:一类是专门学习拉丁语的学校,另一类是学习阅读、写作、商业代数和簿记的学校。第二类学校不但常常人满为患,而且经常会冲击第一类学校的生源。这主要是因为欧洲( ) A.各国教权不同程度削弱 B.自治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 C.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D.世俗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 9.下图是15-16世纪某古代帝国的领土扩张示意图。该帝国() A.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 B.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C.把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海 D.大规模传播扩散希腊文明 10.加尔文在宣扬世俗成功的同时,坚持基督徒的禁欲主义生活。他要求信徒在取得财富时,不要用于挥霍和无度享乐,而是要用财富去实现财富的增殖。据此可知,加尔文教() A.适应了资本扩张需要 B.彰显了人文精神本质 C.增强了教会经济实力 D.颠覆了天主教价值观 11.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