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2490

7.1.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024-2025学年2024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共2课时)

日期:2025-05-1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80626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7.1.1,八年级,2课时,课件,同步
    (课件网) 7.1.1.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第七单元 生物与环境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图片,如沙漠中的仙人掌、极地的企鹅、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动植物等,提问学生:“这些生物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它们的生存和分布呢?” 引发学生对环境与生物关系的思考。 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冬季树木落叶、雨后蚯蚓爬出地面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 光对生物的影响 光对植物的影响 讲解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以植物的向光性为例,展示植物向光生长的图片或视频,说明植物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是植物对光刺激的一种适应。光还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需求不同。长日照植物,如小麦、油菜等,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开花;短日照植物,如菊花、大豆等,需要较短时间的光照才能开花。 光对动物的影响 介绍光对动物的视觉、繁殖、迁徙等行为有重要影响。许多动物具有趋光性或避光性,如蛾类具有趋光性,夜晚会飞向灯光;而蚯蚓等动物具有避光性,白天一般躲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光周期的变化影响动物的繁殖,如鸟类在春季日照时间逐渐变长时开始繁殖,这是因为光周期的变化影响了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从而调控繁殖行为。一些候鸟会根据光周期的变化进行迁徙,以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讲解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如热带雨林地区高温多雨,生长着大量喜高温高湿的植物;而寒温带地区温度较低,主要生长着耐寒的针叶林植物。温度还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植物的开花结果也受温度影响,如苹果、梨等果树需要一定的低温期才能完成花芽分化,从而开花结果。 温度对动物的影响 介绍温度影响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行为。变温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活动能力和代谢速率也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在低温环境下,变温动物的代谢速率降低,活动能力减弱,会进入冬眠状态,如青蛙、蛇等在冬季会冬眠。恒温动物(如鸟类、哺乳类)虽然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但环境温度的变化仍会影响它们的生理活动和行为。例如,在寒冷的冬季,恒温动物会增加皮毛厚度、减少活动量等方式来减少热量散失,保持体温。 水对生物的影响 水对植物的影响 讲解水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水分影响植物的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由于水分稀少,主要生长着耐旱的仙人掌等植物;而在湿润的热带雨林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生长茂盛。水分还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干旱环境;水生植物(如荷花)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便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水对动物的影响 介绍水对动物的生存和分布也有重要影响。许多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水,如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呼吸、摄食等生命活动都与水密切相关。水分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行为,如干旱季节,一些动物会迁移到水源丰富的地区;雨后,土壤中的水分增加,蚯蚓等动物会爬出地面。 其他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讲解空气的成分(如氧气、二氧化碳等)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影响。氧气是生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大多数生物需要从空气中获取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