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3678

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共26张PPT+视频)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日期:2025-04-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71911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历史,七年级,编版,学年部,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课前准备 佘(shé)太君 巾帼(ɡuó) 穆(mù)桂英 契(qì)丹 城邑(yì) 冶(yě)铁 耶(yē)律阿保机 羌(qiānɡ)人 垦(kěn)荒 敕(chì)牌 石敬瑭(tánɡ) 寇(kòu)准 澶(chán)渊(yuān)之盟(ménɡ) 释迦(jiā)塔 屡(lǚ)屡获胜 元昊(hào) 回鹘(hú) 于阗(tián) 喀(kā)喇(lā)汗(hán) 濮(pú)阳 榷(què)场 两万石(dàn) 课前准备:边读书边标注生僻字的读音,并准备好第9课学案 课标要求: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七年级历史 刘俊权 课程导入 1、与唐朝相比,北宋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一统吗? 2、公元1111年前后,出现了哪些并立的政权? 不是 北宋与辽、西夏 等政权并立 并立:同时存在,势力相当 辽与西夏的建立 PART 1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一)辽的建立 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 在京城东北五千三百里…… 逐猎往来,居无常处,其君长姓大贺氏。 1、契丹的兴起和发展 1、隋唐时期:契丹与中原地区的 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2、唐朝末年:社会动荡, 一些汉人北上谋生,带去了中原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3、9世纪后期:契丹逐渐从事农耕,建房屋、城邑,学会了冶铁、纺织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一)辽的建立 2、建立政权 1、政权名称: 2、民族: 3、建立时间: 4、建立者: 5、都城: 辽(契丹) 契丹族 916年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一)辽的建立 3、治国措施 阿保机建立政权后,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材料研读:以国制治契丹, 以汉制待汉人。 材料反映了辽统治者 怎样的统治思路? 首创“南北面官制” 蕃汉分治、因俗而治 民族交融、文化认同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二)西夏的建立 党项羌…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 而拓拔最为强族…… 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不知稼穑,土无五谷。 1、党项的兴起和发展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原属 羌人的一支。唐朝时,党项集中到今甘肃、陕西、宁夏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二)西夏的建立 2、建立政权 1、政权名称: 2、民族: 3、建立时间: 4、建立者: 5、都城: 大夏(史称西夏) 党项族 1038年 元昊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二)西夏的建立 3、治国措施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 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归纳辽与西夏有哪些相同的统治措施? 发展经济、创制文字、仿效借鉴 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等。 蕃汉并行 时间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 民族 汉族 政权名称 北宋 都城 以开封为东京 时间 1038年 建立者 元昊 民族 党项族 政权名称 西夏 都城 兴庆府 时间 916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民族 契丹族 政权名称 辽朝 都城 上京临潢府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政权并立 辽与北宋的和战 PART 2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一)背景 辽太宗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 实力大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相关史事 后唐节度使石敬瑭,早有称帝的野心。但他 苦于力量不足,便以割地称臣为条件,乞求 契丹出兵相助。契丹军长驱直入,灭了后唐, 立石敬瑭为皇帝,他建立的政权就是五代中的 后晋。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给了契丹。石敬瑭比辽太宗年长十岁,却称辽太宗为“父皇帝”,他自己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一)背景 燕蓟之地,有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为中原险要,以隔阂匈奴不敢南下,而历代帝王尚皆极意防守,未尝轻视。自晋祖弃全燕之地, 北方关险,尽属契丹。契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