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夯实基础巩固 1.从古希腊的古代元素观,到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直至今天的人工合成元素,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物质世界构成规律的探索。如图所示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其中④为电子云模型,则下列选项中,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 2.人们为了解释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 B.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道尔顿,他以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 C.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 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D.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经过许多人艰苦探索的过程 3.卢瑟福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生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所示的线条中可能是a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着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 )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⑤⑥ 5.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1)最早提出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学说的近代科学家是_____,他所建立的原子模型叫 _____ (2)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_____,他所建立的原子模型叫_____ (3)通过“a粒子轰击原子”的散射实验,发现原子中存在原子核的科学家是_____,他所建立的原子模型叫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6.现在人们已经知道,a粒子是一种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粒子,原子核也是带正电的。请你猜测:在“a粒子轰击原子”实验中,使少数a粒子产生大角度偏转的作用力是( ) A.地球的吸引力 B.同种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力 C.异种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力 D.a粒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 7.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都是实心球体;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1909年起,卢瑟福用带正电的a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a粒子穿过后仍保持 原子核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他的《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中提出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观点:“一切 物质都是由大量极其微小的微粒(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通过引力作用而相互结合成物质。人们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原子,也不可能将原子进一步分割。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只能是把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将分开的原子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后,有人对道尔顿的上述观点做了如下修正,根据你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切物质”应改为“有些物质” B.“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应限定为化学变化,不包括其他变化 C.“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 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9.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09年起,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角度超过9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