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 1 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学习内容】教材 24-25 页及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能正确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能说出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借助数数工具小棒或小方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十”在数数中的作用。在数数过程中突出一一对应,帮助学生突破“拐弯数”的难点,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难点) 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数数的兴趣,愿意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能说出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难点:能从具体情境中数数,尝试不同的数数方法数物体。 【学习准备】课件、小棒、小方块 【教学结构】 【学习过程】 活动一:扣子有几颗? 出示:主题图教材 P23。 提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预设 1:纽扣拼成的熊猫图。 预设 2:这里有多少粒纽扣? 提问:大家觉得一共有多少粒纽扣呢?想办法估一估。预设 1:应该有好几十粒。 预设 2:我猜是 100 粒,因为我觉得这里很多。预设 3:我认为有 85 粒。 谈话:同学们估计的数已经超过了我们认识的 20,到底有多少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100 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纽扣创意“熊猫吃竹子”的引入,一方面渗透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另一方面为数数提供素材,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产生数更大数的需求。】 活动二:数数游戏 认识 100 我们要从数数开始(板书:数数),比比看谁是今天的数数小高手! (一)数小棒 老师在同学们的桌面上准备了一堆小棒。(出示教材第 24 页小棒图,教师提供和教材小棒图数量一样的实物小棒) 提问:这些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打算怎么数? 预设 1:1 根 1 根数(我们开始学习数数时就是 1 个 1 个地数)预设 2:2 根 2 根数,5 根 5 根数 追问:怎么你们不想 1 根 1 根数呢?(确实如此,小棒太多了,1 根 1 根数数的次数太多,花的时间长。还可以怎么数?) 预设 3:10 根 10 根数。(这可是我们上个学期就学过的,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数够 10 根我们可以将小棒怎样?如果我们用十个一捆来数,会发生什么?) 选择合适的方法试着数一数吧,并将数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进行数小棒的活动。) 提问:数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了吗?为什么大家数的数量不一样?还有同学没有数出来,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预设 1:我数到 35 根后面就忘了哪根数过,哪根没有数过了。预设 2:我数到 29,不知道后面是多少了。 预设 3:数到一半,就忘记数到几了。 4.借助“十”,师生一起数小棒。 谈话:看来小棒的根数太多了,有的同学数着数着就乱了,有的同学数到 29 的时候不知道后面是多少了?应该怎样数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谁来做老师的小助手? 提问:数到 10 了,要做什么?(师生一起将 10 根小棒捆成 1 捆) (板书:贴图 ,10 个一是 1 个十) ①接着数,21,22……29,再添上 1 根呢?(9 根和 1 根合起来是 10 根,凑成了 1 个十,29 再添上 1 是 3 个是十,也就是 30。) 板书:二十添 1 是二十一 二十九添 1 是三十 ②继续数,39 根添上 1 根呢?你是怎么知道的?(9 根和 1 根合起来是 10 根,凑成 了 1 个十,39 再添上 1 是 4 个是十,就是 40。接着数,一共是 46 根。 ③看看整理后的小棒,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数。 预设:先 1 捆 1 捆地数,1 捆是 1 个十。1 个十、2 个十、3 个十、4 个十。再数单根的,有 6 根。 (板书:贴图 ,(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四十六) 总结:4 个十和 6 个一合起来就是四十六。 提问: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数清楚小棒的根数的?你有什么好的数数经验与大家分享?(学生交流分享) 预设 1:1 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