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概况;(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以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掌握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进步;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树立崇尚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一、电的应用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爱迪生 一、电的应用 一、电的应用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 日本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美国 美国内战,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法国 法国大革命后确立共和制 1.政治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一、电的应用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 工业革命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2.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电的应用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物理学方面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原理提供了依据;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学方面 德国植物学家施菜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化学方面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 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一、电的应用 (二)电的应用 1831年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 电是怎么产生的? 英国科学家 法拉第(1791-1867) 理论基础 1866年德国 西门子发电机 发电机、发电站出现并不断改进 电力的优点: 传输快,损耗小、能远距离输送、高效、洁净、环保 机械能 电能 一、电的应用 (二)电的应用 理论基础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 西门子发电机 机械能 电能 1870年比利时 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机械能 生产领域 生活领域 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白炽灯 蓄电池 电影摄影机 放映机 电话、 电报、 电车等 纷纷问世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 时代 新动力: 电力 应 用 一、电的应用 1865-1900美国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有60多万种, 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就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少年时,极具想象力,爱刨根问底。 爱迪生善于将最新科学技术用于自己的发明之中 致力于电灯研究,历时10余年。曾对1600多种耐热材料 进行实验。先后失败了2000多次,有人嘲笑他失败了, 爱迪生回答说:“不,我没有失败,我的成就是发现了 一千多种材料都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 为了改进留声机,一连5天没有睡觉。81岁时提炼橡胶成功。 2000多项发明,1093项专利,创造了发明专利数的世界纪录。 爱迪生 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美国)爱迪生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二)电的应用 一、电的应用 (二)电的应用 1876年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 1871年的英国伦敦电报总局 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