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知识回顾 问 题 串 1.明朝时的航海壮举是什么?何时期? 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时期 2.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增进中国与亚非友好往来。 ②开创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消极影响: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不计成本,给明朝财政造成重大负担。 4.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事件?抗倭结果? 戚继光;戚继光抗倭;基本平息东南沿海倭患 5.什么时候谁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葡萄牙 1.明朝时的航海壮举是什么?何时期? 2.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3.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4.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事件? 抗倭结果? 5.什么时候谁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影响: (1)增进中国与亚非友好往来。 (2)开创亚非海上交通线,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消极 影响: 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不计成本, 给明朝财政造成重大负担。 2022版 重点 难点 课标 解读 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等,认识当时 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张居正改革;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传16帝王,享276年 木 匠 皇 帝 明熹宗朱由校当政时期, 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 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 的时期。一心沉浸在做木 工里面。他整天的和斧子、 锯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 作木器,还盖小宫殿, 被世人称为“木匠皇帝”。 导入新课 毛泽东:我读《明史》最生气,明朝除了太祖、成祖两个搞的比较好外, 其余都不好,尽做坏事! 史料实证:阅读课本P97,归纳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 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1)皇帝: . (2)大臣们: . 沉迷享乐,重用宦官,疏于朝政; 钩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 明 末 党 争 明万历时起,党派林立,党争迭起。文官 斗的你死我活,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力量。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 情享乐,还到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 爱好木工,成年累月沉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 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问题探究2:想一想为什么张居正的经济改 革被称为“一条鞭法”及其作用? 原因: 历史解释:阅读课本P98,了解张居正改革,并回答以下问题。 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问题探究1:说一说张居正为何要进行改革? 朝政混乱,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万历初年,张居正在清丈田亩的基础上,将田赋、徭役及 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用银两收税,称为“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吏渔利百姓 的行为,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 作用: 问题探究3:谈一谈张居正改革除了经 济改革外,还有其他哪些方面的内容? 及其影响和结果如何? 还整顿吏治、巩固边防,政治局面为之一新。 张居正去世后,明朝的改革举措大多废止。 崇 祯 帝 崇祯十七年的新年刚过, 崇祯皇帝就做了一个梦, 梦中看见一匹马穿过紫 禁城门进入了皇宫。 他不明白这有什么寓意, 就向大臣请教。 唯物史观:阅读课本P99,找出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催征如故。 根本 原因 直接 原因 闯 闯 历史的巧合? 问题探究2:读地图,指出李自成的进军路线? 时空观念:阅读课本P99,了解李自成起义,并回答以下问题。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