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第5节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目录 一 二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分析 三 四 学情分析 学习重难点及教学流程图 五 六 板书设计 七 教学活动设计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本节内容比较少主要由物质波和量子力学的建立组成。物质波的概念使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更加丰富了学生的世界观。在验证物质波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认识实验技术手段与科学发现的关系。能够进一步了解验证物理理论的基本方法———实验。量子力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是大家不知道这就是量子力学罢了,教学时注意举例子来丰富学生的见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相关知识,动量知识也已储备,宏观物体具有动量,那么微观物体也是否具有动量,这样比较起来学生很容易学习,学习了本节,学生能够利用波粒二象性关系式解释实物粒子的波动性,量子力学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建立,告诫学生做事要懂得合作,要持之以恒,能在生活中发现量子力学的具体应用情形,并作出解释。 二、学情分析 1.通过实验了解实物粒子的波动性假设和实验验证. 2.通过宏观物体与微观物体的比较与实验结合,知道实物粒子和光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3.体会量子力学的建立对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影响。 三、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物质波、量子力学的建立 。 教学难点:体会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四、学习重难点及教学流程图 光学发展史 光的波粒二象性 能量ε=hν动量p= 粒子的波动性的 数学推理 频率 = 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随堂练习 量子力学的建立 作业布置 核心任务 核心任务(活动)内容表述 设计意图与对应目标达成 环节一 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有记者曾问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奖者布拉格教授:光是波还是粒子? 布拉格幽默地回答道:“星期一、三、五它是一个波,星期二、四、六它是一个粒子,星期天物理学家休息。” 如果你是布拉格教授,将如何机智地回答? 那么光的本性到底是什么? 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探索历程,体会科学家不畏困难的探索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五.教学活动设计 核心任务 核心任务(活动)内容表述 设计意图与 对应目标达成 环节二 讲授新课 活动任务一 教师活动:(1)通过对双缝干涉、光电效应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 我们已经认识到如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是具有粒子性的,那么,实物粒子是否也会同时具有波动性呢 (2)教师播放德布罗意历史材料。 (3)播放视频。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由光的波粒二象性思考实物粒子是否也具有这种性质,引起学生的思考。 让学生通过阅读徳布罗意波的提出过程,理解徳布罗意波的含义。 了解电子衍射实验。 五.教学活动设计 核心任务 核心任务(活动)内容表述 设计意图与 对应目标达成 环节二 讲授新课 探究活动一 教师活动:(4)根据测算,速度v=300m/s飞行的子弹,质量为m=0.01kg,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少?,我们能观察到子弹的波动性吗 速度v=10m/s跑步的人,质量为m=60kg,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少? 让学生通过计算来更好的理解物质波的存在,之所以观察不到,是因为常见物体的物质波波长太小了。 五.教学活动设计 波长实在太小! 波动性不明显! 2、计算:速度v=10m/s跑步的人,质量为m=60kg,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少? 结论:宏观物体的质量一般较大,动量较大,对应 波长较小,波动性不明显。 思考:为何看不见,也察觉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 核心任务 核心任务(活动)内容表述 设计意图与 对应目标达成 环节二 讲授新课 活动任务二 活动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