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人地协调观:培养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 综合思维:根据相关资料,能指出我国的极地科考站,并能理解南极科考的时间。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描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地理实践力: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运用地图,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 3.依据资料,指出我国的极地科考站,并能理解南极科考的时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利用地图描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难点】 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 课时安排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课时。 本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为一课时,整体采用“问题驱动—新知感悟—探究挑战—小试牛———思维梳理”方式展开。每个环节目的如下: 问题驱动:用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知感悟:讲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初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资源特征———为下一步探究提供知识和理论基础; 探究挑战:分组完成探究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活动,通过资料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形及气候特征,熟悉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资源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小试牛刀:本节知识相关考题练习———解题能力提升; 思维梳理:知识梳理———强调重点,查漏补缺。 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影像资料、文字材料,使学生理解主要知识点,提升关键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问题驱动 【提供资料】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 【提出问题】①在图1、图2中,找出我国在南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②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前后 ①在图上圈画 ②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我国极地科考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归纳总结:我国南极的科学考察站选择在二月份建站,这一决策基于对南极特殊气候条件的考虑。二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这为考察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气候环境。此外,二月份南极地区的白昼时间较长,便于科考人员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选择在这一时期建站,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极端天气对科考工作的影响,确保考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环节二 新知感悟 一、冰雪世界 【展示图片】北极地区 【提出问题】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说一说,北冰洋的地理位置主要有哪些特点 2.找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 1.北冰洋基本位于北极圈以北。四周被陆地包围 2.北美洲、亚洲、欧洲 注重学生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规范学生描述位置的用语 归纳总结: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及一些岛屿。 【阅读】北冰洋 【阅读】因纽特人 了解北冰洋 了解北极地区的人口概况及了解北极地区原住民 拓展学生知识 【展示图片】南极地区 【提出问题】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3.说一说,南极洲的地理位置主要有哪些特点 4.找出南极洲周围的大洋 3.南极洲基本位于南极圈以南;四周被大洋包围 4.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通过标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认知 归纳总结:南极地区是指南纬 60°以南的区域,包括南极洲大部分以及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展示图片】沿东、西经 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示意 【提出问题】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归纳南极洲的地形特征 南极洲平均海拔高,约2350米;绝大部分陆地为冰雪所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