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2181

山东省枣庄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6689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枣庄市,2024-2025,学年,高二,学期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25.4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注意事项:第1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1.图1为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址和商代殷墟遗址出土的玉龙。据此可知 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 商代般墟遗址出土的玉龙 注:玉龙推测大概是一种用于作为宗教图腾象征或是用于祭祀的礼器。 图1 A.中国北方玉器技艺领先世界 B.玉龙的礼器功能不断强化 C.中华文明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2.1976年在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幕中,出土了一对鸮形尊((鸮:一种鸟),鸮体型健硕、生动威猛。而周代却将鸮视为“不良”,青铜器物上的鸟类以凤凰为主,《山海经·海内经》载:“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据此可知 A.商代男女平等之风盛行 B.周代生产力迅速提高 C.商周青铜铸造技艺成熟 D.周代国家意识的变迁 3.《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共王崩,子懿王囏立。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一做法 A.反映了周天子权势式微 B.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体现了血缘政治关系松弛 D.是对宗法继承制度的调适 4.《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夏,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复欲返,遂夷三族”;“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材料从侧面反映出汉初 A.对儒家忠的思想的向往 B.汉朝国家治理效能下降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弱化 D.郡国并行制的弊端 5.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秦朝郡的数量为三十六个,其中包括南海、桂林、象郡郡。而西晋时期的司马彪在《后汉书·郡国志》记载:“秦郡总数不止三十六,其去南海.进黔中、鄣郡,增秦郡目至三十七。”由此可知 A.文字史料有主观性不可信 B.《汉书》比《后汉书》可信度高 C.历史研究需要多种史料互证 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无法还原 6.西晋之后,南北方土地制度朝着不同方向发展。北朝主要推行均田制,东晋南朝则是大土地所有制的“庄园制”空前盛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游牧与农耕文明的激烈碰撞 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口渐松弛 C.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D.民族关系与政权关系的变动 7.汉墓壁画内容多以西王母、伏羲女娲等羽化登仙为主题,体现了汉代崇尚升仙思想。唐墓壁画多以车马仪仪、出行图为主,如唐懿德太子墓中绘有骑马旗队、侍卫武士队、侍从文官队、宫女图等,是唐代宫廷奢华生活的体现。这说明唐代 A.实现长生的愿望变得淡漠 B.工匠设计更加新颖巧妙 C.统治阶层已摒除封建迷信 D.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8.据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将中国古代移民情况做了部分统计。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时间 范围 秦朝 诸夏向西推进到陇东地区,向北到达河套、阴山南路,向东抵达海滨,向南进入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西汉 汉族移民数十万人迁到河西走廊定居,另有数十万人充实河套和阴山以南地区。 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 长江下游的汉人全面控制了山区的山越人聚居区。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迁入黄河流域。 唐朝至宋朝 汉族移民推进到岭南,并继续深入福建山区。五岭以南的平原地区已经成为汉人的一统天下。回鹘、西域各族等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 A.南北经济文化已均衡发展 B.人口迁移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人口迁移消除了民族隔阂 D.社会动荡是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