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学考答案 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填T,错误填F。) 1 2 3 F T F 单选题Ⅰ(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B A D C C D B D A A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B A C 三、选择题Ⅱ(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B C C A C C B 四、综合题(共34分) 28.(1)①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提出因地制宜、以水定绿的治沙策略,走出一条符合新疆实际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②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治沙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科学治沙的重要指示精神,综合采用科学治沙技术,实现固沙阻沙治沙。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现锁边“合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6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求从客观的社会实际出发。国家在综合考虑我国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环境约束偏紧的国情,以及全球绿色转型进程面临波折等因素而作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策。(3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意见》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对于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分) (1)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对全面深化改革整体布局的深刻把握,有利于推动各领域改革的协同。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经济体制改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充分发挥对全面改革的牵引和推动作用。(8分)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3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不断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分) 30.(1)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月球、探测器、科研人员、航天员以及探测过程都是客观的,也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将“嫦娥工程”为三个阶段,逐步实施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需要科研人员、航天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嫦娥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行业和部门合作完成,具有社会性;“嫦娥工程”三个阶段的实现过程,也是历史的发展着的。(6分)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嫦娥工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现代科技的限制,月球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嫦娥”系列所取得的成就加深了中国科学家对月球的认识,但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还要继续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对月球的真理性认识在不断向前发展。④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嫦娥工程”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