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周运动的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学校 年级 高一 课程模块 必修二 使用教材版本 人教2019版 单元涵盖 章、节 第六章 圆周运动 1.圆周运动 2.向心力 3.向心加速度 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课标要求 1.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描述匀速圆周运动。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4.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5.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离心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 主题名称 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及应用 主题概述 在研究加速度恒定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加速度变化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按着研究一般运动的方法结合圆周运动的特殊性引入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向心力特点和来源,结合运动和力的关系得到加速度,从而完整描述了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通过研究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实例,学生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指导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知识的内涵。同时为下一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的学习打下知识、思想、方法、技能的基础。 学情分析 (针对单元) 学生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认知储备奠定了本单元的学习基础,对类比法、比值法、微元法、极限法等物理方法的掌握,为顺利过渡到对圆周运动的研究做好了铺垫。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描述直线运动的方法,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认知也比较全面,在必修二第五章对曲线运动也进行了学习,但是从加速度恒定的抛体运动过渡到加速度变化的圆周运动学生的认识还是需要有一个飞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会遇到一些障碍。 教学辅助支持 多媒体课件、自行车、细线及小球、绳子与沙袋、向心力演示器、配套的flash动画、自制火车车轮与车轨模型、phyphox软件等。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一般运动的回顾和对圆周运动特点的分析,会将实际生活情境中的复杂现象抽象成具体、简洁的圆周运动模型。知道能用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等物理量来描述圆周运动,感受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脉络。能说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含义,写出表达式。通过数学推导、特例分析得出并能写出线速度与角速度及二者与周期之间的关系式。 2.通过对不同情境中做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分析,总结归纳出向心力的定义及其特征,能说出常见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的来源。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和实验探究得出向心力大小的决定因素,能写出向心力的表达式。增强提出问题、获取证据、进行解释和总结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 从运动特征和牛顿第二定律两方面分析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能写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和其对应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式,体会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作用和科学的严谨性。进一步加深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使用phyphos软件测向心加速度大小,体会科学、技术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做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与运动关系的分析,发展学生运动与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在得出和运用反映圆周运动规律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体会类比法、比值定义法、微元法、极限法、矢量运算法则等科学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5.通过对几个圆周运动实例的分析,强化和拓展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模型构建、综合分析、归纳推理的科学思维。理解物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感受到物理知识有用、有趣,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三、单元学习评价 评价要素 1.知识生成过程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合作意识)。 3.科学方法的运用。 评价内容 1.五个概念的学习。(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2.实验探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