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3299

【精品解析】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北京市乡土地理

日期:2025-05-0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48944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中考,北京市,复习,专题,二轮
    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北京市乡土地理 一、选择题 (2025八下·徐闻月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中重点指出“一区”是在西部、北部地区建立生态涵养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读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位置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生态涵养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有(  ) ①人口密度大②地形以山地为主③交通便利④河流的中上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在生态涵养区大力植树造林对北京中心城区的生态改善作用有(  ) ①调节气候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③提供耕地,保障粮食安全④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C 2.D 【知识点】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北京 【解析】【点评】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成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名胜古迹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深深的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1.北京生态涵养区确定的主要依据为:②地形以山地为主和④河流中上游。以下是具体分析依据:地形因素: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主要位于西北部山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地形具有天然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是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因素:生态涵养区涵盖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的中上游地区,承担着保障首都水源安全、调节水资源的任务。河流中上游区域的生态保护能有效减少下游水污染,维护流域生态平衡。 ①人口密度大:生态涵养区需减少人类活动干扰,实际人口密度较低。 ③交通便利:交通便利通常与城市核心区关联,而生态涵养区更注重自然保护,交通设施较少。 故答案为:C。 2.在生态涵养区大力植树造林对北京中心城区的生态改善作用包括: ①调节气候,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植被蒸腾作用显著提高空气湿度并降低温度,形成更稳定的局地气候环境。②防风固沙 生态涵养区的森林带有效阻隔风沙侵袭,尤其是北京郊区大规模造林后,黄沙天气明显减少。④涵养水源生态涵养区植树造林通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功能间接优化中心城区生态环境,但不会直接提供耕地。 故答案为:D。 (2024八下·金湾期中)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地区发生关联。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京津冀位置及要素关联,完成下面小题。 3.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劳动力输出 B.资源输出 C.产品加工 D.技术引领 4.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天津、河北的影响有(  ) A.城镇人口数量减少 B.城镇建设用地变小 C.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D.医疗服务水平降低 【答案】3.D 4.C 【知识点】北京;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更囊括了河北省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和河南省的安阳。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 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科技实力雄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主要发挥技术引领的作用,为天津和河北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D正确;河北省主要承担劳动力输出、资源输出和产品加工,排除ABC。 故答案为:D。 4.京津冀协同发展,会加强区域间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流动,天津和河北能够借助协同发展的机遇,完善基础设施,C正确;经济更加发达,城镇人口会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会增加,医疗服务水平升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