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3327

【精品解析】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河北省乡土地理

日期:2025-05-0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24502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中考,河北省,复习,专题,二轮
    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河北省乡土地理 一、选择题 (2024七下·新兴期末)2023年12月28日京雄高速(北京—雄安)全线通车,全长约102千米,标志着北京与雄安新区迈入了“一小时交通圈”,雄安由“异地”变为“同城”。读京津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首都北京主题】 1.当初雄安新区选址时,主要考虑的条件有(  ) ①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②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 ③毗邻京、津两地,距离适中④土地资源充足,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北京与雄安新区“一小时交通圈”的形成,有利于(  ) A.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状况 B.疏解北京政治中心职能 C.根除北京城市缺水问题 D.促进京津冀差异化发展 3.北京正致力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下列产业,与这一目标不符合的是(  ) A.高新技术产业 B.都市型的现代农业 C.体育文化产业 D.钢铁、机械制造业 【答案】1.C 2.A 3.D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河北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雄安新区选址时主要考虑的条件,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北京与雄安新区“一小时交通圈”的形成的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容城、雄县、安新三地毗邻京、津两地,距离适中,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度低, 土地资源充足,开发程度低,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良好,因此这些成为国家选择雄安作为新区的优势条件,故③④正确。该地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不完善,①错误;北京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而不是在雄安新区,②错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北京与雄安新区“一小时交通圈”的形成,有利于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状况;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不是差异化发展。但不能根除北京城市缺水问题,也不能疏解北京政治中心职能。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根据题意可知,北京致力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与这一目标符合的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 都市型的现代农业、 体育文化产业 。钢铁、机械制造业属于重工业,污染严重, 与这一目标不符合。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2八下·高州期中)滹沱河是石家庄的“母亲河”,滋养了石家庄的农耕文明。夏秋季节,滹沱河多发洪水。黄壁庄水库工程修建后,拦蓄了90%以上的河川径流。20世纪八九十年代,滹沱河断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向滹沱河供水约3000万立方米,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功能得以修复。读“滹沱河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修建黄壁庄水库的首要作用是(  ) A.防洪 B.保持水土 C.旅游观光 D.水产养殖 5.20世纪八九十年代,滹沱河断流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河流支流大大减少 B.水库拦蓄上游来水 C.生产废水污染加重 D.生活废水污染加重 【答案】4.A 5.B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河北;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点评】"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4.读材料“夏秋季节,滹沱河多发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