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3690

统编版语文五下第八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229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五下,第八,单元,提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给下列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孔君平诣其父 A.去,到 B.拜访 C.造诣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琴弦 搔痒 左膀右臂 B.渺小 充撞 养尊处优 C.仓库 污秽 相貌堂黄 D.分享 姆指 片刻不离 3.“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句话反映了(  ) A.老师的教导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B.作者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4.胚胎( ) A.pèi B.pēi 5.忧患( ) A.huàn B.chuàn 6.天赋( ) A.fù B.fòu 7.伊拉克( ) A.yǐ B.yī 8.对“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填空题 9.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10.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1)这句话是 对 说的,他这样说是因为 。 (2)这句话的意思是: 。 1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写一写。 (1)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 (2)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 (3)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 12.看拼音,写汉字。 zī tài( )xìng gé( )mǔ zhǐ( )sāo yǎng( )yǎo tiǎo( ) fù zá( )wēi xiǎn( )jiē chù( )miǎo xiǎo( )niǔ kòu( ) 13.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语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了 、 、血要流出来、重东西要翻倒、读书、进门时大拇指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 )的品质。(多选) A.吃苦耐劳 B.不图名利 C.默默奉献 D.机敏聪慧 三、语言表达 14.语言实践。 梁凡要参加小提琴大赛,为此他每天练琴到深夜,严重影响了邻居李奶奶的休息。于是李奶奶说:“小凡啊,你可真刻苦,每天到半夜,我们都睡了,你还在练琴。”梁凡谦虚地说:“李奶奶,过奖了,我还要加倍努力才行啊!” 1.李奶奶的言外之意是, ,梁凡却误认为李奶奶称赞自己练琴刻苦。 2.梁凡最得体的回答是: 。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寄宿生活的回忆(节选) 鲞(xiǎng)鱼在家庭的厨房里是极粗末的东西,在当时卖起来不过两三个铜板一段。但在我们的桌面上,真同山珍海味一般可贵。因为它又咸又腥,夹得到一粒,可以送下三四口饭呢。而不幸这种鲞鱼大都是石硬的。厨房司务要省柴,蒸得半生不熟。筷子头上不曾装着刀锯。两根平头的毛竹对付这段带皮连骨的石硬的鲞鱼,真非用敏捷的手法不可。我总要千难万试,候着适当的机会,看中了鲞鱼的一角而下箸。一夹不动,再夹,三夹又不动。别人的筷子已经跃跃欲试地等候在我手臂的两边,犹如马路口的车子等候绿灯了。我不好尽管阻碍交通,只得( )了一片鲞皮回来。有时连夹了四五次,竟连鲞皮都不得一条;而等候开放的人的眼,又都( )在我的筷头,( )着我的演技。空筷子( )回来太没有面子。但到底没有办法,我只得红着脸孔,蘸一些鲞汤回来,也送下了一口白饭。 15.读到哪些文字,你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请你从下面的角度中选择一个,在旁边作一处批注。 巧用拟人 妙用夸张 善用对比 趣用比喻 16.将“注集、督视、缩、拉”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上面的每个词都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如填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